点卤肉的汤汁,按照食客的意愿洒上香菜、香葱、辣油,便可以端出。
一碗牛肉面,包含一两面一两牛肉一把菜一碗汤,卖五个铜子,多加三镍可还能增加一个卤的恰到好处的溏心卤蛋,极其实惠。
牛肉熬出的汤头清澈又滋味浓郁,先煮后卤、香味十足又切成厚片的牛腱子肉可以满足任何一个食肉者旺盛的食欲。最绝的便是那一根根长长的、劲道的面条,吸足了汤汁、裹着辣油吸溜吸溜地啜进嘴里。
随着咀嚼,浓浓的面香和汤汁便在口中扩散开来,这面条既不像黑面包那样噎人,也不像燕麦粥那样糊嘴。明明带着汤,却根根劲道,只要在正常时间内吃完,就不会糊成一坨。
吃面的人们美美地打了个带着牛肉汤味的饱嗝,抹了抹嘴,各种心思便在脑内盘旋:干制的面条就在旁边的小摊上贩卖,一包油纸包里是半斤面条,足够他们吃上五碗,只卖两个铜币。那油纸包不大,平常的猎户上山打猎,带上个两、三包毫无压力。
面条的煮法看起来也非常简单,厨子根本没有藏着掖着,就那么大大方方地做给人看,要是有人问起具体的窍门,他甚至还会主动回答,看那模样,就好像他很想教会所有食客煮面一样。
聪明的人们很快就想明白了关窍:这些游商可不会在城里久待,他们也不开食铺,这些突然火爆起来的面条就是他们的新商品,人们学会了煮面、吃面,他们的面条自然就有了销路。
而且,这面条也确实方便又美味。亨廷顿公国的人们不擅烹饪,但起锅烧水总是会的。
哪怕他们不会煮汤,只要按照厨师的说法,数着分钟把面烫熟、捞出盛在碗盘之中,再拿出他们在面摊上买的拌面酱,往面里一倒,搅拌均匀,就可以快乐开吃!有条件的人再切点熏肉、火腿,美美的就是一餐!
拌面的酱也是匠悠特别调制。她出了好几种口味,有葱油的、有老北京炸酱的、还有花生酱与甜酱油拌一起的沙县风味,封装在宽口的玻璃瓶中,同样贴着自动杀菌的魔法标签,就算食客们没那么讲究,靠着这杀菌魔法,也能保证酱料几个月不变质。
第151章花园餐厅开张
这一番操作下来,虽然投资建厂、订做各种机器、雇佣人手都花了不少钱,但赚回来的钱也同样可观。
半自动化的面条厂产量极大,面粉与水的比例差不多是3:1。除了人力揉面外,其他全是魔法机械作业,一天轻轻松松就可以产出数百斤的干面条。
平摊一下,这种半自动工业化产出的成本很低,一包面条的实际成本只要几镍可,却可以收回一个铜子的分账,纯纯都是利润。
这种情况下,干面条就不用卖得太贵,都是民生必需品,没必要在这种地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