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荒谬!”地主不信,“要是这个价格,我粮食不仅不卖,还要买上几车带回去!”
粮店老板赶紧说道:“您要是买粮,不管买多少,我这都有!”
“都是这个价?”
“都是这个价!”粮店老板让他看仓库,果然,仓库里堆满了粮食
地主疑惑道:“今年不是没有丰收吗?怎么会有这么多粮食,粮价怎么如此之贱?”
粮店老板解释道:“这些都是赵国来的粮食。不仅数量多,价格便宜,而且还比我们魏国的好。您看看,这些谷子,颗粒饱满,品相极好!现在大家都开始买赵国的粮食,太划算了!”
地主不太相信,又去拜访了几家粮店,发现情况果真如此。
他询问好友,好友说道:“现在谁还种粮?你不知道,赵国国君和丞相喜欢一种叫旗袍的衣服,是丝绸做的,引得贵族们争相模彷。现在丝绸卖的价格极高,我们家地都不种粮食,改种桑树,养蚕螺丝卖丝绸去!”
“原来是这样,粮食这么便宜,还种什么?今年我也改种桑树去!”
……
类似的情况,还在各地发生。
魏国和楚国有种桑树养蚕,有专门冶炼兵器、铠甲的、烧制陶器的、养殖麋鹿的、砍树伐木……各种营生都开始发展壮大。
而赵国来的商人,会以高价收购这些东西。
当然,赵国没有那么多钱,不够的就用粮食来补。对于魏国和楚国人来说,不用种粮,反而能够获得更多,何乐而不为。
仅仅三年,魏国和楚国的粮食种植面积就少了一半!
……
魏国,朝堂上,公孙炎出列,忧心忡忡的对魏瑶说道:“王上,臣走访民间,发现魏国有大量的土地荒芜,农民不耕种,反而去养蚕、去打铁,做各种营生。”
“现在魏国人都靠买赵国的粮食,如果有一天赵国不卖粮食给我们,魏国将会发生大饥荒!届时,魏国会有灭国之危!”
魏瑶立刻警惕起来,心想,这该不会是张北辰的诡计吧?她问道:“当真如此?”
“当真如此!”公孙炎严肃道,“臣建议,王上应该下令勒令农民返回田地,种植粮食。”
“荒谬!”公子咎大声驳斥,“你这是危言耸听!我魏国地大物博,这几年你可曾听到国内有饥荒发生?”
“我们已经储备了大量的粮食,就算发生饥荒也能应对。那些田地,只需要一年时间便能产粮,有什么好怕的?”
“你没看到,魏国国力强盛,蒸蒸日上吗?”
说起来,公子咎作为赵国的“重点攻略对象”,他在于赵国的贸易中赚了不少好处,自然不同意公孙炎的主张。
魏瑶虽然有所警惕,但警惕心还不够,她说道:“公孙炎,本王就命你调查此事,组织人手,让一些荒芜的土地重新耕种,储备粮食。”
“遵命。”公孙炎知道,自己的行动一定会举步维艰。
因为整个魏国朝堂,魏国贵族,都是他的阻力。丞相公子咎、上将军庞名,包括魏瑶所在的公室,都是这个利益链的一条!
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张北辰“收买”了!
……
楚国,同样有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