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得偿所愿(1 / 2)

    次日,总裁官邸内。

    俞记时捧着几份待批的紧急公文,恭敬地立于一旁。待总裁签阅完毕,他却并未立即离开,而是看似不经意地提了一句:

    “委座,关于攻击军那最后一个名额,下面议论颇多,尤其……74军方面,情绪颇有些不稳。王要武将军日前曾来找过我,言谈间甚是焦虑,深恐麾下将士寒心,而挫了锐气啊。”

    总裁抬起眼,目光在俞记时脸上停留了一瞬,那眼神深邃,仿佛洞悉了一切。他轻轻的“嗯”了一声,尾音微微上扬,既未表态,也未打断他,只是静静地等着下文........这沉默的本身,就是一种压力。

    俞记时很清楚,在总裁面前,任何遮掩都是徒劳的。他必须要站在更高的“大局”角度来陈述。他略微组织了一下语言,尽力让语气保持沉稳,继续陈述:

    “依学生愚见,第74军与第18军,皆是“党果”干城,难分伯仲。辞修兄督导的18军,规划详实,风格稳健,长于构筑防线与体系作战,确是我军长期抗战之基石。”

    他先是公允地肯定了对手,这当然是必要的铺垫。

    随即,他话锋微妙一转,直入核心:

    “然,观近年历次会战,尤其是昆仑关大捷之后,校长多次强调‘以攻代守’,寻求主动歼敌之机。第五军与新一军在昆仑关的表现,堪称典范,以雷霆之势基本全歼日寇第21旅团,充分印证了校长这一战略思想之英明,获选攻击军,实至名归,军中上下无不钦服。”

    俞记时又是充分肯定了已确定的部队,这既定之事,同时也体现了对总裁决策的拥护,这样可以让接下来的话不至于显得是在抱怨。

    他话锋顺势一转,很自然的引向第74军。

    “而在我军主力序列中,能担当此类突击攻坚重任者,除第五军、新一军外,第七十四军亦是翘楚。第七十四军战斗风格悍勇,临阵果决,尤擅在复杂战局中打开缺口,攻坚拔寨,其历次战果,同样完全符合校长您所倡导之‘突击作战’精神。当前战局胶着,正需多锻造几把这样的锋锐尖刀,交替出击,方能持续对敌施压,打开更有利之局面。”

    俞记时这番话的言下之意是:你倡导的‘以攻代守’第五军、新一军因善进攻而入选,那我的老部队第七十四军同样善进攻且战功卓著。为了贯彻你的战略,理应给予同等机会。这既抬高了已入选部队,又丝毫不显得第七十四军逊色,而是将其置于同一高标准之下,使得“第七十四军也应入选”的结论呼之欲出,合情合理。

    他观察到总裁听至此处,原本平放在扶手上的右手食指与中指开始无意识地、极有节奏地轻轻交替叩击着坚硬的红木扶手。

    这是总裁陷入深度思考时一个连他自己都未曾留意到的习惯性小动作。于是立马又抛出了精心准备的理由。

    “再者,从实效与紧迫性看,武装一支已成型、且屡经战火淬炼之精锐,使其锋刃更利,效费比极高,可迅速形成校长手中无坚不摧的利刃。反观若需对另一庞大体系进行全方位强化,所需资源、时间恐倍之,缓不济急啊。如今国际形势变幻,日军压力日增,时间……实在不等人。”

    最后,他轻描淡写,地点出了那个总裁最为敏感的问题。

    “而且,佐民此人,学生观察多年,其人对战功的渴望,远大于对地盘势力的经营。他一心只想打好仗,以回报校长的知遇之恩,心思相对单纯。此番若能得校长器重,王佐民必怀感恩戴德之心,化为战场效死之力。此等知恩图报、便于驾驭的纯臣,若能善加笼络,让其直接效忠于校长,岂不胜过……某些体系庞大、渐成尾大不掉之势的.....”

    这番话,已经将单纯的攻击军编制之争,巧妙拔高到了“效费比”、“时间紧迫”的战略层面,更触及了总裁心中那根对内部势力坐大后始终保持警惕的弦。

    “土木系”的扩张,陈程声望的日渐高涨,本就是总裁需要微妙平衡的。

 &

最新小说: 江少的心尖宠:又乖又野 真千金读心后,傅少他自我攻略了 咱家世代贼寇,你小子考上状元了 红场 曝光mc超模怪,吓哭万界 疲惫生活的温柔梦想 玄幻:史上最强废材逆袭 闺蜜他哥超凶,随军后他夜喊宝宝 民国丶从上尉连长到特级上将 周通慕容雅幽沧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