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宫,贤妃柳清雪刚摔了几个杯子,但是她是最快冷静下来的,“生下来算什么本事,养不养得大还说不准呢!”
永寿宫,淑妃楚静怡是唯一没有脾气的,她生的是二皇子,不占嫡不占长,也不是幼子,所以她比较清醒一点。
不过要说对那个位置没有想法是假的。
她只是想要让那些人先争,自己躲在背后育罢了。
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她之前这么想,现在也是,自然不会脾气。
因此,皇后生下嫡子的消息传来,她还能露出温柔的笑容。
“皇后生了啊,那本宫得备上一份大礼送过去了。”
皇后在临盆前拿出一些证据把妃嫔们禁足了,因此她们只知道她生下了嫡子,不知道孩子出生的时候有异象。
直到洗三那天,皇帝给小皇子取了名字并且立他为太子,她们才知道有这么回事。
立储的旨意宣布之后,大臣们还想让他收回成命。
尤其是善国公柳诚,他是最着急的一个,“五皇子还小……”
可他的话还没说完,皇帝就说出了龙凤异象的事情。
有的大臣也想到了当天的天象。
原来,五皇子,不太子是那个时辰出生的吗?怪不得皇上那天会这么高兴。
一个生有异象的皇子啊。
封建社会还是很迷信的,对这些事很看重。
以镇国公为的大臣们都跪下表示:“陛下圣明……”
事已至此,几个皇子外家才露出灰败的表情。
善国公低着头,没人看到,他的脸色阴沉得吓人。
他心想,立了太子又怎么样,历史上又不是没出过废太子,等着吧,迟早把小太子拉下马。
他这么上心,主要是因为祝凌旭的身份。
若是祝凌旭上了位,他们柳家就成了皇室血脉。
毕竟,他可是自己的儿子啊。
坤宁宫。
皇后正在坐月子。
洗三上生的事由宫人禀告上来。
她脸上却没有一点喜意。
其实,皇后有点后悔了。
皇帝是被勋贵扶上位的,双方有个默契,就是皇后一定要是勋贵出身。
皇帝最后选择了镇国公府。
皇后十三岁就嫁给了皇帝,可是二十多年过去了,一直没有所出。
勋贵们以此为借口让皇帝又纳了几个勋贵出身的妃嫔。
贵淑德贤四妃就是这么来的。
四妃进宫之后,一直对她不尊敬。
皇后知道,她们都想拉她下马,自己当这个皇后。
不过,为了平衡,皇帝一直给她支持。
她的皇后之位就这么稳定了下来。
她一直以为,这份平衡要等到几个皇子进入朝堂之后才会打破。
没想到,时隔二十多年,她居然有了身孕。
对于这个来之不易的孩子,她重视得不得了。
谁知道,妃嫔们却三番四次对她下手。
皇后就生气了,她想,她们容不下她的孩子,她偏要生下他(她),并且让他(她)牢牢压制她们的心头肉。
既然如此,她的孩子就一定要是皇子。
不过,皇后扶持的太医也诊出她这一胎是女儿了。
即便如此,皇后也没放弃,她还有其他办法。
于是,故意在临盆前拿出她们害人的证据,把所有妃嫔禁足,没让她们过来守着她生孩子。
她们不过来,她能做的事就多了。
产婆其实是她的人。
皇后于她有恩,为了报恩,产婆心甘情愿听从她的命令做了这么一件欺君之事。
事后,她却有些后悔了。
公主又怎么样,公主也能过得很好的。
倒是现在,上不去下不来的,处境很艰难。
皇后觉得自己当时可能被猪油蒙了心了,居然做出以公主充皇子的事来。
但是事已至此,已经无法回头了,她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想了想,她给她爹老镇国公传了一封密信。
刚知道外孙成了太子,很是高兴的老镇国公接到皇后的信:“!
!
!”
快七十的老头了,忍不住跳了起来,显得有些活泼。
皇后她哥,也就是现任镇国公看着自家老爹一惊一乍的,有些不解,“爹,生什么事了?您怎么这副表情?”
老镇国公来回踱步,嘴上念着:“完了完了……”
镇国公更懵逼了,“什么完了?”
“你妹妹闯下大祸了……”
老镇国公一副天塌了的表情。
“啊?”
镇国公有些疑惑,“妹妹不是刚生了孩子吗?她能闯下什么大祸?”
老镇国公纠结半天,还是说了出来,“是太子的事……”
镇国公满脸问号:“太子的事?妹妹生的孩子被立为太子,不是好事吗?能有什么事?”
老镇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