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他们这么搞,自己的难度就小多了。
【光昌二十年三月,英国公率领四万先锋抵进青州,李曼瑛派遣十万大军固守在三座州府要道上,保障青州境内正常的播种。】
【光昌二十年四月,休整了一个月的英国公,向青州的平原府发起强攻,围攻一月后攻下。】
【朝廷军伤亡不大,但是占领平原城后,却未继续前进。】
【同月,远在辽东的赵王李怡菲击溃鲜卑王庭,成立安东都护府。】
【宁王李梦琳连同高丽叛军攻破高丽王城,将高丽并入安东都护府。】
【朝廷猜忌英国公勾结辽东的赵王李怡菲,撤去英国公的军职,另派将官统领。】
【在朝廷换将的期间,你通过卢家从江南购置军械数万,铁锭无数。】
【燕州朝廷军因为欠饷许久,有军官向你走私甲胄军械和匈人良马。】
【三个月之内,你累计购置和打造武器七万件,甲胄千副,良马三千匹。】
【你开始训练骑兵。】
随着李曼瑛手里的武装越来越强,兵器甲胄越来越多,李曼瑛之前一路抢劫豪绅得到的钱粮迅速见底。
若是不能维持战线到秋季青州收税,李曼瑛庞大的军事集团将会分崩瓦解。
到时候,李曼瑛将不得不提前吃掉卢家这个补给包。
好在,她这边撑不下去,朝廷那边更撑不下去。
平原之战,就打光了朝廷的攻城器械。
没了攻城器械自然就需要兵部和工部花钱建造,然而就是这钱让他们寸步难行。
在平原城驻扎了两个月,朝廷也没调来大型工程器械。
最后朝廷军只能使用轻型器械强攻东平和乐安。
像英国公那种老将攻城都只能硬磨,朝廷新任的主将也只能拿头硬冲。
但是朝廷对比李曼瑛并无人数优势,而且李曼瑛靠着洗劫全青州的中小豪强,兵粮军饷足以维持到秋季,士气自然稳定。
【七月,朝廷军猛攻下东平和乐安。】
【八月初,朝廷军迫于京城催促的命令,派遣三万精兵绕过东平寻找李曼瑛的主力决战,】
【时至秋收时间,青州官道两旁的良田尽是麦田树林,李曼瑛使用诱敌深入战术,将主力正面置于官道上,随后安排一直没有出场的骑兵部队潜伏田间。】
【趁着朝廷军正面布置阵形之时,骑兵部队从高粱稻谷之间冲出。】
【朝廷军没有想到青州起义军已经拥有骑兵,在突然袭击之下,全军混乱。】
【一万左右的朝廷军向起义军投降。】
【剩余的朝廷军收拢兵力撤回平原城。】
【平原城中的将领得知你已征收秋粮,派人向你寻求贸易,愿意以军资交换粮食。】
【你获得弓弩三千。】
【十月,李怡菲率领辽东铁骑,联合鲜卑高丽,共计出动七万余骑攻击燕州,代州。】
【朝廷调集平原城五万剿匪主力北上支援,留下两万固守平原城。】
【李怡菲邀请你左右夹击燕州,你是否同意?】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