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校园小说 > 京圈大小姐在敦煌搞数字化 > 第二章:鹰与孔雀的碰撞

第二章:鹰与孔雀的碰撞(1 / 2)

    第二天一早,姜窈准时出现在研究院办公楼。她换了一身利落的白色真丝衬衫和卡其色工装裤,依旧踩着高跟鞋,妆容精致,与周围穿着随意、甚至带着颜料污渍的研究员们格格不入。所到之处,无不引来注目礼和窃窃私语。

    院长是一位慈眉善目但眼神精明的老者,客气地接待了她,召开了了一个小型的见面会。会上,姜窈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她带来的“文化遗产全面数字化解决方案”,从高精度三维扫描、AI智能修复到VR/AR沉浸式体验和数字化IP开发。

    台下反应各异,有好奇,有不以为然,更多的是深深的怀疑。

    “姜组长,想法很好,但莫高窟的文物太脆弱了,任何非接触式扫描,是否会有我们未知的风险?”

    “是啊,而且经费是个大问题,这些设备听起来就价格不菲。”

    “修复壁画靠的是经验和历史知识,AI……能理解艺术的神韵吗?”

    质疑声此起彼伏。姜窈从容应对,用数据和国际案例佐证,但她能感觉到,一堵无形的墙隔在她与这些人之间。他们看她的眼神,像看一个闯入圣地的、不懂规矩的异类。

    会议在不冷不热的气氛中结束。院长让她先熟悉环境,数字化项目“从长计议”。

    下午,姜窈决定亲自去洞窟区看看。她避开游客众多的路线,选择了一个较为偏僻的、正在轮休维护的洞窟区域。巨大的崖壁在烈日下沉默矗立,历经千年的风沙侵蚀,斑驳而庄严。

    就是这里了。姜窈从随身背包里拿出了那架银灰色的无人机。她需要最真实、最原始的一手环境数据。

    无人机悄无声息地升空,像一只灵敏的蜂鸟,开始按照预设程序,对崖壁的外立面进行多角度、高精度的扫描和摄影。数据流实时传输到她手中的平板电脑上,构建出初步的三维点云模型。

    就在这时,一个冷冽如戈壁寒泉的声音在她身后炸响:

    “住手!谁让你在这里飞这个东西的!”

    姜窈转身,看到一个男人正大步从旁边一个洞窟的阴影里走出来。他约莫三十岁上下,身高腿长,穿着洗得发白的卡其色工装裤和一件沾着各色颜料印记的灰色T恤,皮肤是长期户外工作形成的健康小麦色,鼻梁高挺,唇线紧抿,下颌线绷得如同刀锋。

    最慑人的是他那双眼睛,深邃,锐利,此刻正燃烧着显而易见的怒火,紧紧锁定着空中的无人机,仿佛那是什么亵渎神灵的罪恶之物。

    姜窈按下遥控器,无人机平稳地降落在她摊开的掌心。她摘下墨镜,平静地迎上他那几乎要噬人的目光:“我是姜窈,北京总部派来的数字化项目负责人。我在进行基础的环境数据采集。”

    “秦漠,壁画修复中心。”男人报上名字,语气没有丝毫缓和,反而更加严厉,“我不管你是从哪里来的,用什么高科技!这里是莫高窟,不是你们的科技试验场!洞窟内的微环境极其脆弱,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都会对壁画造成影响!无人机的震动、气流,都可能加速壁画颜料颗粒的脱落!你这是破坏文物!”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和痛心疾首。

    姜窈微微蹙眉,但声音依旧冷静:“秦老师,我理解您的担忧。但我使用的设备经过特殊处理,震动频率低于人类行走和正常说话产生的声波震动,气流影响范围控制在机身半米内,我现在的位置距离洞窟入口超过十米。我的操作,符合国际文物保护领域对非接触式测量的最高安全标准。”

    她试图用专业和数据说服对方。

    然而,秦漠眼中的排斥更浓:“标准?你们眼里只有冷冰冰的标准和数据!文物是有生命的,它们承载的是历史和文化的呼吸!这种呼吸,能被你们这些机器测量出来吗?你们从北京来的,是不是觉得只有你们带来的才是先进的,我们这些常年守在这里的,都是故

最新小说: 我在民国当灵异侦探 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 梦飞仙途 京圈大小姐在敦煌搞数字化 说好攻略恐怖片,神秘复苏什么鬼 万相阈限 重生巨兽哥斯拉,14亿人投喂我 真千金她丢的不是马甲是人 快穿:美人总被强取豪夺 灵泉双璧:异世同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