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样的售货小姐,貂皮大衣服装店的老板不知赚到了多少利润。
哪怕一个月给她付出一件貂皮大衣的工钱他们也愿意。
有了这样的利润,这家专卖貂皮大衣服装店的老板一下子到苏州进了一百多件堆放在大厦五楼在安全通道临时搭建的仓库里。
福安大厦尽管有过辉煌的外表,那也只是始建之初鹤立鸡群的突兀,而今早已被各种各样花里胡哨的广告牌包裹得严严实实。
只要能使利益得到最大化,一切都不重要。
无论任何时候走进大厦,到处都是锃明瓦亮,这里的所有窗户都遮挡的严严实实。
逛大厦除了商品的精美,色彩各异的灯光秀同样一饱眼福,尽管每天电费的消耗也是不菲的数目,但相对带来的经济价值这点花销实在显得微不足道。
为了在旺销的季节得到更多的房租,在能搭建的地方又搭建了一个个临时仓库出租了出去。
整个大厦就像只有一个门口出入的大仓库,窗户是封闭的,其他门口也是封闭的,所有的光亮都是来自电力的光源,这种恒定的光源除了没有季节之分,也没有黑白之分,只要在大厦的营业时间范围内,这里永远都是最明亮的白天。
两个大厦保安听了销售小姐的一番说辞,转过身去相互诡笑了一下,“咱们不懂啥叫艺术跟美,只知道小鸡炖蘑菇就着烧酒给个神仙也不换。”
两个人说着话到了六楼的保安室用电炒锅做起了可口的饭菜。
尽管七楼八楼是这里最负有盛名的美食城,但他们总感觉不如自己做的吃起来更香。
他们已经不只是第一次这样的享受了,只是这一次没有那么幸运,就像当年雷峰塔倒掉绝不是因为一块基砖被拆毁,而是导致塔身倒掉的最后一块基砖被拿走,至于以前拆了多少,好像只要没有使雷峰塔倒掉就不算罪过。
事实上拿走塔基第一块基砖跟拿走最后一块基砖是等同的罪过,因为第一块基砖取走注定塔身倒掉是迟早的事。
就像福安大厦年久老化人人私接乱拉的电源线,好像只要不出事就没有事。
这两个大厦保安倒霉就倒霉在成了拿走导致塔身倒掉最后一块基砖的人。
福安大厦的外面就是市民广场,从市民广场走进福安大厦,离开福安大厦汇入市民广场,相互依托着共同的繁荣,因为福安大厦给这里带来更多的财富,政府才把这里的市民广场建成了福安最有文化,最有品味的地方。
正因为市民广场是福安最美丽的地方,才成全了福安大厦热闹的客源和旺盛的财富。
尽管临近春节的寒冬大有不饶人的势头,人们并没有因为寒冷而阻止走出家门的心情。
好像人们听到了福安大厦里面的商品减价不要钱了似的疯狂的抢购;不排除有人感到外面太冷想到里面逛逛暖和暖和的打算;也不排除看着哪里人多就往哪里挤凑热闹人的心理。
“着火了!
!
!”
市民广场那个最先看到有浓烟从福安大厦五楼窗户冒出来的人,几乎用劲了所有的肺活量叫喊了起来。
当市民广场的人们抬头朝着大厦看去的时候,才相信这不是有人故意制造的恶作剧,不是有人故意制造的恐慌事件。
很多的时候衡量一个地方的进步程度完全再看对生命的重视程度,也就是对突事件的应急能力,控制住局势的稳定不生混乱,特别是不让那些破坏分子有机可乘,才是对大多数生命和财产的最大保护。
“大厦着火了,把所有的钱都装在钱袋子里,拿好钱袋子赶快往外跑。”
“这些硬币怎么办?这些货物怎么办?”
“统统都不要了,赶快朝门口跑出去。”
“货物,反正大火还没有烧到楼下,让我拿点货物出去吧?”
“不行,赶快出去,给上面的人打开通道,如果这个时候你还不听从我们的劝阻,你就是在犯罪,就是在剥夺别人的生命,大厦里面到处都是摄像头,过后就是抓你们坐牢的证据。”
“滚他妈蛋的摄像头,上面电都停了,若不是应急灯,人们连出路都不知道在哪里?”
好在大厦是分层供电,一层停电别的灯光还照样亮着,灯光就是生命的航标。
“大家都不要乱,里面的人赶快往外跑,把门口闪开,都到广场上去,外面的人不要再进来了。”
人们只有在遇到危难的时候才会知道制度的好处,没有一个好的社会制度,人们就没有幸福生活的保障,当然也谈不上生命的安全和健康。
广场旁边的警察,协警,大厦里面的保安全部都站了出来,他们每一句话代表的不再是个人,是法律的权威。
这个时候不听他们的话或者对他们的公然顶撞都是公开对法律的对抗。
市民广场的警察。
还有周边的保安也都闻讯朝这边跑了过来。
“大厦里面的人赶紧往外跑。”
一声接一声几乎同是这样一个声音压过了所有的慌乱和吵嚷。
封闭如此严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