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长孙冲会动了卖地的心思,毕竟这前景瞧着着实是有些渺茫。
“你说的也有道理,此地留在手里确实不如变卖了划算。那就卖了吧,正好拿出一万贯去购置茶园,再用余下的钱去岭南扩大甘蔗的种植,倒也是个稳妥的营生。”
长孙无忌稍作权衡,便允了儿子的提议。
他隐约觉得,李想在作坊城囤积的土地远胜于他,必有深意,自家这块地若能耐心持有,长远看或许另有他用。
可这一等就是数年,终究是耗不起了。
如今长孙家处处需要用钱,变现也是无奈之举。
“那……孩儿明日就让管事去物色买家。”
长孙冲心中一松,他还真怕父亲会驳回这个提议,毕竟这等于是在质疑父亲当年的决策。
“不必费那个力气了。”长孙无忌眼光老辣,“这片荒地,除了燕王府,我料想满长安城也找不出第二个真正感兴趣的买家。旁人即便拿得出这笔钱,也未必有这个魄力接手。我们长孙家的人,总不能跟钱过不去。”
他虽然看不透李想的局,但也笃信,旁人更看不透。
如此一来,这块地的归宿,除了燕王府,还能有谁?
“又是燕王府……”
长孙冲的脸色顿时变得五味杂陈,眼神里写满了无奈,却又带着一丝早已习惯的认命。
在燕王府手上吃过的亏太多,他几乎已经麻木了。
也罢。
他心想,卖给燕王府就燕王府吧,好歹能赚上一笔,不至于落个亏本的笑话。
……
中秋一过,秋粮陆续归仓,京城的粮价也随之应声而落。
贞观十五年又是一个丰年,然而这份喜悦却未能吹散段志玄眉间的愁云。
作为大唐皇家军校新上任的后勤科主官,他正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头疼。
皇帝李世民将北征薛延陀前线将士的抱怨一股脑地转给了他,核心问题就是军粮。
“燕王,你来评评理。”段志玄对着李想大吐苦水,“北征的那些小子们递回来的信里,怨声载道,说天天吃羊肉腻得慌。”
“想当初在长安,哪个不是盼着能大口吃肉?如今到了草原,牛羊管够,他们反倒挑三拣四起来,这叫什么事?一个个的筋骨都让安逸日子给泡软了不成?”
领兵打仗,段志玄是行家,可这琢磨吃喝拉撒的后勤门道,着实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他本就是被李世民看中那份粗中有细的特质才坐上这个位置,可如今面对这历朝历代都未曾妥善解决的难题,他也不免感到压力。
万一哪天自己带兵出征,这麻烦事不就落到自己头上了?
“父亲,此事恐怕不能全怪将士们娇气。”李想听完,温和地解释道,“咱们汉人的肠胃,素来以五谷为主,猛地日日只用荤腥填肚,身体自然会吃不消。这并非意志不坚,而是水土不服。轻则精神不振,重则上吐下泻,真到了战场上,是会影响战力的。”
李想的话让段志玄陷入了沉思。
他女婿说的确实在理,可如何解决呢?
“您想,草原上的牧民为何那般看重茶叶?”
李想见状,顺着思路引导下去,“正是因为茶能解油腻,调和饮食。咱们的将士遇到的,是同样的问题……”
一个念头豁然开朗,李想的眼睛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