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的结果来看,论文中的一些用词是可以被证实的,而实验的过程,也会证明更加有说服力。
所以他才会在旁边提醒。
“《科学》的发行时间,推迟到今天晚上十一点。童天,你赶紧把这篇论文改一改,然后让印刷作坊的工人们加把劲,争取把这篇论文发表在《科学》上。”
《科学》第一期有关于时钟的文章,第二期虽然不是很出色,但有了童天的这一发现,《科学》的影响力很快就会提升。
李想觉得,自己有必要帮观狮山书院一把。
……
长安城之中发生的事情,杨本满都非常关注。
当然,他更在意的,是李想的动向。
无论是《大唐日报》,还是《长安晚报》,这两份报纸他都会天天看。
即便是《科学》这种期刊,他也看过不少。
这一天,他照常起床,洗漱,吃东西,然后出门。
杨本满坐在豪华的马车里,舒服的躺在鲸皮沙发上,拿起《大唐日报》。
《大唐日报》今日并无特别之处。
当然,连载中的《红楼梦》除外。
所以,杨本满在到达大明宫之前,就已经看完了所有的报纸。
随后,他拿起了那本《科学》。
杨本满看过《科学》期刊前两期的期刊。
事实上,有一半的内容,他根本就看不懂。
然而,即便如此,这也阻挡不了他对《科学》的订购。
“齿轮的新加工方式。”
“温室种植作物的好处。”
“三次方程在工程上的的应用。”
杨本满习惯性的看了一遍,然后挑了几个自己感兴趣的。
忽然,一个标题吸引住了他。
“我们居住的世界里到处都是无形的小东西。”
杨本满注意到,这是这一期《科学》期刊的论文。
显然,这篇文章才是重中之重。
在第一期的时候,最后一篇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所以,原本无人问津的位置,现在成了“压轴”。
从第二期开始,狮山书院决定将最重要的一篇文章,留在最后。
这一期显然也是如此。
“一粒沙,便是一方天地。大多数人看到后,第一反应就是联想到佛经,不过,我却从另一种角度体会到了其中的深意。”
“用放大镜看一颗沙子,你就会发现它是完全不同的,它真的是一颗沙子吗?也许你们会对这个结果感到惊讶。”
此时的《科学》,距离后世的科学杂志高度还是很遥远的。
这些论文,跟后世的论文,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所以,李想也没有让观狮山书院的学生,按照后世的标准来写论文。
童天的这篇论文,看起来就像是一篇随笔。
“作者用鹅颈瓶做了一次实验,从侧面证实了这个世界上确实存在着一些肉眼无法看到的小东西。接下来,我要向大家展示的,就是这种小东西的存在。”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