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4章(1 / 2)

    总之,在这段时间里,文启明必须得表示一下诚意,直到他们的方案通过。

    ……

    李想再次来到了大唐日报的总部。

    “宾王,从明天起,报纸由三天一版改为两天一版,另外,报纸上的文字,也要通俗易懂。”

    每一次行业大乱,都是弱肉强食。

    对于《大唐日报》,李想是寄予厚望的。

    如今《大唐日报》在定襄,在登州,在洛阳,在扬州,在杭州都有销售。

    虽然不是很及时,但在没有更好的传播方式之前,大家都不会觉得这有什么不妥。

    事实上,就算是李世民,也不可能每天都能收到来自各大州的消息。

    比如岭南,从广州到长安,最快的飞剪船都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如此一来,大明宫得到的消息,就会滞后一段时间。

    这是历朝历代都有的一个问题。

    “王爷,我已经参考了《三国演义》的写法,尽可能地通俗易懂,想要继续发展下去,就只能用日常用语来表达了。”

    作为一个传统的读书人,骆宾王对用白话文写作,其实是有些抵触的。

    可是,事到如今,他也不想失去这个机会,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写一篇大家都看得懂的文章,怎么了?”

    骆宾王被李想的话噎得说不出话来。

    “王爷,这件事,怕是会闹得沸沸扬扬。毕竟,长安城里的读书人,都是以文言文起家的,突然发生这样的变化,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骆宾王觉得如果连他都觉得难以接受,更别说其他的读书人了。

    为什么学者看起来很高尚?

    因为现在的社会,读书的人太少了。

    那些圣人之言,没读过书的人,是看不懂的。

    这种优越感,可不是谁都能体会得到的。

    如果以后所有的报纸、文章都是白话文,那这些书生又该如何脱颖而出?

    毕竟,现在的长安城里,识字的匠人和帮手,还是很多的。

    “为什么不能接受?先秦时期,文字笨拙,书写艰难,所以,人们不可避免地要简化文字。”

    “毕竟,刻录五十个字和三个字,那是天差地别的。所以,在那个时代,用文言文来记录信息再合适不过了。”

    “但现在不一样了,纸张的价格已经降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再加上鹅毛笔的普及,想要写出更多的文字,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问题就在于,你写得太复杂了,很多人都看不懂。”

    “王爷的话,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我听说,国子监里有很多读书人,已经对咱们报上的文章很不满意了,怕是会连累王爷。”

    “别担心,我从来都不是怕事的人。这些年,麻烦不断,若是怕事的话,这长安城哪里还有我的容身之地?”

    李想猜测,反对白话文的,应该就是儒家的人了。

    现在狮山书院除了经学院之外,还有几个书院,和儒家有很大的冲突,所以李想也能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那就战吧!

    仅此而已!

    在大唐,国子监有着特殊的地位。

  &nb

最新小说: 真千金读心后,傅少他自我攻略了 民国丶从上尉连长到特级上将 曝光mc超模怪,吓哭万界 周通慕容雅幽沧月 疲惫生活的温柔梦想 玄幻:史上最强废材逆袭 红场 咱家世代贼寇,你小子考上状元了 江少的心尖宠:又乖又野 闺蜜他哥超凶,随军后他夜喊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