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柱差点一口老血喷在电脑屏幕上。
五百万!
看一眼源代码,就要五百万!
他作为一名在代码世界里浸淫了近二十年的老程序员,太明白这行血色警告的含义了。
这根本不是加密。
这是赤裸裸的技术壁垒!
是你只配使用,不配理解!
在大厂的时候,他经常需要调用第三方公司提供的功能接口。
比如,一个精准的地图定位服务,或者一个成熟的人脸识别模块。
你只需要知道,按照说明文档,把那段代码复制过来,就能实现你想要的功能。
至于接口内部是如何运作的,对不起,那是别人的商业机密。
这种模式,高效、便捷,是现代软件开发的常态。
但问题是!
他也不确定系统给的接口模块,会不会存在BUG。
如果APP上线后,永远不出BUG,那自然是皆大欢喜。
可万一呢?
万一出了BUG,他该怎么修复?
难道对着一堆“*”和“#”组成的乱码,冥思苦想?
还是说,把这堆乱码发给AI,然后问它:“AI大爷,我这儿报错了,您给瞅瞅?”
赵德柱光是想想那个画面,就觉得脸皮发烫,臊得慌。
他怀着一种极其复杂的心情,将那段加密的代码,复制到了自己的项目工程里。
然后,他点击了运行测试。
“嗡——”
几乎在他点击鼠标的同一瞬间。
整个模拟支付流程,瞬间跑完。
执行日志上显示的时间,是零点零零零七秒。
赵德柱的瞳孔,骤然收缩。
这是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用户在点击“支付”按钮的那一刻,甚至在他大脑还没反应过来自己已经按下去的时候,支付请求就已经完成了。
无论你的手机是最新款的旗舰,还是卡得连电话都打不出去的古董。
都会在瞬间,跳转到输密码的界面!
“牛逼……”
赵德柱喉结滚动,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
然而,这还不是最让他震撼的。
他按照AI生成的注释说明,断开了电脑的网络连接,模拟手机在地下车库、电梯等完全没有信号的环境。
然后,他再次点击了支付。
他本以为,程序会提示“网络连接失败”。
可诡异的一幕发生了。
支付……成功了!
没有任何延迟,没有任何卡顿,支付成功的提示框,就那么理所当然地弹了出来!
“这……这他妈的……”
赵德柱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双手撑着桌子,死死地盯着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