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知道,你们很多都是新人,手里作者资源不多,急于出成绩。”费洪目光扫过众人,“所以,看到一些有经验的老作者投稿,可能会觉得是捡到宝。但我告诉你们,越是这种‘老扑街’,越要警惕。”
“老扑街?”一个戴眼镜的年轻女编辑小声重复了一句,脸上带着疑惑。
费洪点了点头:“没错,就是那些写了好几年,甚至换了好几个马甲,但始终火不起来的作者。这类作者,往往有几个共同的毛病:思维固化,不愿意接受新事物;笔力有余,但灵气不足,写出来的东西匠气太重;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往往自我感觉良好,听不进编辑的意见。”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告诫:“收作者,要么收那些有潜力、有冲劲的新人,一张白纸,可塑性强;要么收那些已经证明过自己的大神。至于那些在泥潭里打了好几年滚,还没扑腾出水花的老作者,除非他能拿出让人眼前一亮,完全颠覆你对他以往认知的东西,否则,尽量别碰。浪费时间,也浪费资源。”
为了让自己的话更有说服力,费洪走到电脑前操作了几下,投影幕布上出现了一个文档。
“就拿这个作者来说吧,”费洪指着文档的作者名,“陈默。这个笔名,我有些印象,大概三四年前就给我投过稿,当时就被拒了。昨天,他又给我发了一份稿子。”
他点开文档,正是陈默昨天用灵感咖啡写出来,又被AI判定扑街概率99.99%的那份原始稿件。
“大家可以看看,这个开头,这个设定,是不是感觉很熟悉?”费洪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没错,典型的老套路。人物脸谱化,剧情平庸,文笔干涩,缺乏爽点。这种稿子,别说现在,就是放到五年前,也大概率是扑街的命。”
新编辑们纷纷凑近细看,一边看一边小声议论,不时有人点头,显然是认同总编的判断。
“我昨天也直接指出了他的问题,题材过时,让他多看看现在的畅销榜。”费洪继续说道,“咦,他又给我发过一份修改好的稿子。”
“正好也给大家印证一下,我刚才说的。”
“可以这么说。”费洪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一个人的写作习惯和思维模式,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的,尤其是这种老扑街。”
他一边说着,一边示意助手小王:“小王,把我邮箱里署名陈默的最新一份邮件打开。”
助手小王应了一声,很快在费洪的邮箱里找到了陈默的新邮件,并将其打开,投屏到幕布上。
“从书名来看,他确实参考了我给的意见,换成了现在比较火的都市异能,还带点系统流的元素。”费洪指着邮件标题和开头的几行简介,语气依旧平淡,“但是,我敢打赌,点开正文,内容肯定还是换汤不换药。”
“我们现在就来看看,这位陈默同学,是如何将一个流行题材,写出陈腐味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