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民国江湖二十年 > 第九章 十年飘零,未遇明主

第九章 十年飘零,未遇明主(2 / 4)

一把汗。

    却不想,张大诗人的“知音”岂是凭空而来的虚名,小小诗文,根本难不住他的奉承之术。

    只见江连横微微颔首,沉思片刻后,终于喃喃自语道:

    “嘶——张大哥,你这首诗,颇有些禅机呀!世事无常皆是梦,临到最后,全在这‘没了’两个字上,全诗听下来,既有豪迈干云之势,又有梦幻泡影之叹!此中有大悲喜,大沉浮,大得失啊!”

    闻听此言,张效坤侧过身,一把叨住江连横的手腕,语气中略带哽咽地说:“贤弟,这么多年以来,还是你懂俺呐!”

    众人见状,便也跟着稀稀拉拉地拍起了巴掌。

    江连横却十分严肃地说:“不过,这还只是‘诗情’,我还没说‘诗文’的妙处。张大哥,其实我早就看出来了,你的诗文,虽说字词浅显,但却很值得玩味。要我来说,什么胡博士、周先生的,统统都是扯淡,张大哥你才是新文化的主将,白话文的大家,你早就走在他们前头了。”

    “贤弟说的好!”张效坤哈哈大笑,“俺看他们那帮人也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干,天天在报纸上大放厥词,就是他妈的欠收拾!”

    刘雁声等人心服口服——这是真知音,绝没有假!

    大伙儿赶忙又趁着兴头儿,叮叮铛铛地多喝了几杯,想着赶紧把诗文这档子糟心事儿岔过去。

    可江连横饮下一杯酒后,却偏偏又把话题给绕了回来。

    “张大哥,你这本诗集里明明这么多诗,咋就挑了这首带着‘禅机’的诗啊?容老弟多嘴问一句,难不成,是最近这几年,碰见什么坎儿了?”

    张效坤点头之余,忍不住冲身旁的副官呵斥道:“你看看,你要是能有俺贤弟这两下子,俺一天还用这么操心么?”

    “是是是,将军说的是!”副官应声回道。

    张效坤这才转过头来,接着叹息道:“贤弟,不瞒你说,俺这十年呐,净他妈的碰见坎儿了!”

    “这怎么能呢?”江连横问,“张大哥,你都混成陆军中将了,这还不算顺当?”

    “嗐,贤弟,这军衔儿有个毛用,关键还得看实权呐!”张效坤撇了撇嘴。

    “那倒是。”江连横不禁回忆起来,“张大哥,我记得咱俩上次见面,还是在辛亥那年,你从关外南下,说是要去南边闹革命,我没记错吧?”

    “闹他奶奶个腿儿!那帮兔崽子,个个都是软骨头,早知道的话,俺当初就不跟他们混了,要是当年留在奉天跟着张大帅,没准俺现在啥都有了!”

    张效坤言辞激烈。

    几番问答下来,江连横也总算对张大诗人这十年戎马生涯,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原来,辛亥那年,张效坤辞去海参崴华人商团长一职,南下投身倒清会党,抵达沪地以后,拜入陈氏麾下,随即摇身一变,从绿林出身的包工头,混成了光复军骑兵团团长。

    随后南北议和,他便领着骑兵团这支队伍,昼夜巡逻,负责闸北治安工作。

    二次革命时,张效坤率领骑兵团与“辫子军”激战。

    起初,他凭借着一股猛劲儿,取得了几次小胜,无奈作战经验不足,孤军深入以后,被“辫子军”杀了个回马枪,骑兵团最终溃散而逃。

    这是张效坤第一次沦为光杆儿司令。

    前头部队战败之后,张效坤去寻友军第三师师长冷御秋,结果这师长见初战不利,竟然早已被吓得弃军出逃,撒丫子跑了,俩旅长也不知所踪;再想去寻李烈钧部队,结果湖口失守,李军仓皇后撤;紧接着就传来孙大炮和黄胖子相

最新小说: 跟亡夫长兄借子后 重回宿敌年少时 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 自有日月照山川(科举) 国运:开局死谏,祖宗李二看麻了 我有一张始皇脸[秦] 白月光破棺而出 仙尊的幻境成真了 上命昭唐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