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民国江湖二十年 > 第三十六章 混乱

第三十六章 混乱(2 / 5)

的时候了。

    他朝梅先生瞥去两眼,随即转过身,冲旁边那几個高丽棒子说:“这次辛苦哥几个了。”

    “小意思。”李在淳笑了笑,“江先生以后还有什么需要,请尽管开口,不要客气,毕竟我们义烈团的人,在关外还需要江先生多多照顾。”

    “放心。”

    “好,那大家就别再耽误了,赶紧散了吧!”

    双方来不及好好话别,互相点头致意后,便在十字路口各自转身离去。

    李在淳叫上几个高丽棒子朝英租界而去;江连横则带上温廷阁和李正西回去老城厢方向,没见到刘雁声和闯虎的身影,不知是没来,还是有其他事要忙。

    …………

    今朝夜头,注定夜长梦多。

    尽管天色已晚,三金公司土货遭劫的小道消息,却仍旧在十里洋场快速蔓延开来。

    随着江连横等人离开爱多亚路,“三大亨”的耳目也在法租界内奔走相告。

    有人去巡捕房通风报信,可黄探长并不在那里;还有人去黄公馆汇报见闻,可黄探长也不在家里。

    说有急事儿通禀,才被管家告知:“黄老爷听戏去了,在老城厢东边的‘新舞台’。”

    于是,众探目便如百鸟归巢般蜂拥过去,说明情况,邀功请赏。

    ……

    ……

    黄锦镛今年五十三岁,人过半百,老夫少心。

    沪上人人都知道他爱听戏,无论是京戏,还是绍兴戏,都爱听,但却谈不上“票友”,只能算是个“捧角儿的”,全因他醉翁之意不在酒,这辈子跌过最惨的跟斗,就在戏子身上。

    但那件事已经过去了,没人敢提,黄锦镛照旧流连于各家戏园。

    戏曲虽说不算新生事物,但在眼下却是最时髦的消遣。

    各大名家锐意进取,服化道具推陈出新,文人雅士编写新剧,男女老少,人尽痴迷。

    沪上唱戏的场子不叫园、楼、馆,而是一律统称“舞台”,新舞台、共舞台、大舞台……

    因为弃用了旧式的柱方型戏台,而改用了西洋的半月型舞台,座席有坡度,台上有聚光灯、可更换的布景,所以深受追捧、反响热烈。

    只有老顽固不乐意,斜眼看着那些新舞台、新戏服、新本子、新唱腔,频频摇头兴叹,说缺少意境,哪里还算是戏,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全让这帮小年轻给糟践了!

    可惜没人搭理他们,梨园行当也从未像今天这般红火。

    戏子间有句俗话——京城学艺,津门扬名,沪上挣钱。

    新舞台今晚请的也是北方的名角儿,唱的是京戏经典曲目:《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黄锦镛生得肥头大耳,塌鼻梁,肿眼泡,嘴大吃四方,确实有几分富贵相,远远看过去,活像一尊穿金戴银的大佛,派头十足。

    此刻,他正在一众门生的簇拥下,坐在雅间里听得兴起,满面红光,神情得意。

    便在这时,有人“噔噔噔”地跑过来,慌张大喊:“师父,不好了,不好了,出大事了!”

    “嗯?”

    黄锦镛怪腔怪调地应了一声,头不动,只是微微斜眼,在来人的脸上冷冷扫了一下。

   &n

最新小说: 你尽管造反,镇压失败算朕输 王猛传奇 乱世荒年:从打猎开始无限抽奖 自有日月照山川(科举) 白月光破棺而出 我在大明开超市 升龙 长生种开启了猎人朋友圈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晋末长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