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将门锁好。
他哒哒的往下跑,一边跑一边还不忘检查自己的文件袋里资料是否准备齐全,尽管他在出门前已经检查过七八遍了。
贺松风住的地方里学校很近,只隔着一个住宅区,几乎没走几步路就到门口。
但是到了门口才迎来真正的挑战,这所学校的范围几乎是高中的四倍甚至五倍,校园里随处可见骑着自行车的学长学姐。
贺松风走得一头雾水,幸好他这张脸总是会让人对他格外关注,就在贺松风于一条路上重复走过第二遍时,一个学长拉住他,询问他在寻找什么。
同时,贺松风感觉到背后强烈的凝视。
贺松风坦然自若的出自己的入学手册,指着学生服务中心。
对方没有给贺松风指路,而是领路将贺松风带入服务中心,又一步步地教他提交身份证明,领取学生卡和课程表,最后离开的时候还送了贺松风一张详细的学校地图。
贺松风转头去熟悉校园和教室,而背后的监视感愈发的严重。
贺松风索性挑了一件正在上FirstClass的教室,平静地走进去,坐下拿出笔记,认真听讲。
贺松风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正在上哪个专业的课程,但一想到跟着他的那个男人已经知道他住在哪里,就决不能让他继续知道自己是什么专业的。
“你是中国人吗?”
“嗯。”
对方听到回答后,眼睛都在发亮,“哈哈哈……我没想到这个专业居然还会有第二个中国人。”
贺松风疑惑,“什么专业?”
“人类学。”
“挺好的。”
贺松风坐了大概四十来分钟,确认那股强烈的凝视消失后,贺松风立马从教室后门离开,并且这一次他主动问路,迅速找到自己的教室。
本以为“艺术史”和“人类学”一样,该是一门冷门的学科,谁料教室里加上他竟然有二十个人。
坐在位置上的男男女女各个打扮得张扬精致,面前摆着最新款苹果笔记本,屏幕上的翻译软件正在把教授的话实时翻译。至于屏幕前的人,则忙着跟周围的同学们拉帮结派。
贺松风去得晚,挑了个角落坐下来,听着周围人喋喋不休地讨论等会去哪个酒吧、去哪个派对游戏。
贺松风把本子和笔摆在桌上,铺开后认真地听教授说话,捏着笔一刻没停地记录。
“你好,刚刚教授说的这一句话我没听懂,请问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贺松风询问身旁的同学。
对方上下扫了一眼贺松风,把电脑屏幕随意地往贺松风面前一移,轻蔑地哼说:“电脑都买不起,要饭的都能来留学了。”
贺松风被骂的有些懵,可等他反应过来后,那位同学却已经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笑吟吟和另一个人一唱一和的寒暄。
“现在环节来到第一节课的自我介绍,有哪位同学想第一个上来进行自我介绍?”
有随意介绍嘻嘻哈哈的ABC,或者早有准备的做题家,亦或是随便说两句底下就有一群人捧场的交际花。
贺松风是最后一个上台的,这时大家对“自我介绍”已经显得没耐心了。
更由于贺松风表现得像演讲辩论一样过于拘谨严肃,招来了台下数人一阵阵的嘁声,笑话贺松风的不合群和假正经。
“你身上为什么没名牌?你的电脑呢?难道一个艺术留学就把你家离给掏空了吗?”
“你这么漂亮,没有人给你送这些东西吗?还是说初来乍到没找到sugardaddy?”
“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