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说你并不反对融合,只是对自己没信心喽?”
刘甸说道。
麹义点头:“要不你再派个文官呢?我还是掌兵就好了!”
“这样啊!”
刘甸转头看向刘基:“叔父,你意下如何?”
“呵呵,反正我是来投靠你的!
你看着安排喽!”
刘基半开玩笑半认真的道。
刘甸点了点头:“那就这样,由我叔父刘基暂代马城县令,行使行政权利,负责接纳乌桓、民族融合的事宜!”
刘甸略微沉思:“贾闰甫、柳州臣留下,给我叔父打个下手!”
刘基说道:“下官遵命!”
刘甸摇了摇头,刘基这身份植入的,有些别扭。
刘甸在马城休整了几天,也和刘基讨论了一下如何进行民族融合的细节,之后写了份信函,让戴宗送回高柳,经王猛斟酌修改后分各县执行。
期间刘甸把系统出品的3o5o名士兵抽出5o名,交由李元霸、典韦训练,作为贴身近卫培养,也算是近侍的基本雏形了。
刘甸经过当城县的时候,留下3ooo系统步兵和2ooo骑兵给高览,这让为了训练新兵而苦恼的高览大喜过望。
不过高览觉得自己有些力不从心,最后刘甸把关羽和关胜留在了当城。
只是这样一来,高览自觉能力不如关羽,不到一年,就把关羽推到了县令的位置,也算是文武一起管了。
刘甸在经过班氏县的时候,也留下了2ooo乌桓骑兵。
余下的2ooo多一点骑兵全部带回了高柳。
“我的薛将军兵招的怎么样了?”
回到高柳后,刘甸视察了薛礼的招兵处。
“还是有一些好苗子的!”
薛礼说道,然后指了指旁边忙活着训练士兵的几位。
“周青、王心鹤、王心溪、姜兴本、姜兴霸、薛先图都是我新任命的曲长!
不过,这几月一共也才招了5ooo士兵,而且还在训练!”
“嗯,整体还是不错的,之前定的指标有些高了!
这是我的责任,不能全怪你,毕竟在没有调查人口总数的情况下,仓促定下的指标!”
刘甸自责道:“我这还给你带回来2ooo乌桓骑兵,加上之前的1ooo步兵,25o骑兵,这也过8ooo士兵了,暂时就先不招了!
而且接下来几年里,乌桓迁徙过来之后,至少还会有4ooo骑兵,先以训练为主吧!”
“得令!”
刘甸回到高柳府衙的时候,王猛就把包拯等人介绍给了刘甸。
“嗯,现在包拯身居何职?”
刘甸问道。
“暂代高柳县令,这样我也可以轻松不少!”
王猛答道。
“辛苦先生了!”
刘甸微微躬身,自己刚到任就去征乌桓,把王猛自己丢在这,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主公折煞微臣了!”
王猛连忙扶起,这可不能接受,否则恐有后患。
刘甸站起身,看向包拯:“包县令,最近可还太平?”
“都是些邻里纠纷,不妨事!”
包拯回答。
“日后纠纷可能会更多,毕竟乌桓大迁徙,带来的人口有好的一面,自然就有麻烦的一面!
如果豪强过分持强,就让薛礼调兵!”
刘甸说道。
“薛将军,已经调过来2oo精锐老兵,暂做衙役使用,这确实帮了我不少忙!”
包拯回道。
刘甸点了点头,看向一旁的展昭:“包大人和公孙先生的安危,就有劳展护卫了!”
包拯连忙抱拳:“太守大人,展昭只是下官的朋友,并未有出仕之意”
未待包拯说完,展昭单膝点地:“小人愿意接受护卫之职,保证包大人和公孙先生的安全!”
“你!”
包拯有些愕然,他可是劝说展昭很多次了。
“包大人说的对,展昭同意了!”
展昭拱手。
“你啊!”
众人大笑。
“主公,微臣还现两名人才,邓御夫和王祯,擅长擅长农学。
王祯除了农学,更擅长制造。”
王猛说道。
“哦?带来给我看看!”
刘甸说道。
不久二人到来。
刘甸和二人相谈甚欢,期间刘甸提出了曲辕犁的想法,得到了二人的认可。
刘甸又把马鞍和马镫的想法,与王祯提了一下。
不久王祯就把这些物品制造了出来,刘甸很是满意。
这些物品在代郡也得到了大力的推广。
接下来的日子,就暂时平静了一段时间。
这一日,徐良趁书房只有刘甸之时汇报道:“主公,义军冉闵部队在渔阳郡,一次与乌桓领丘力居战斗时,被鲜卑慕容部偷袭。
于是愤怒异常,自行报号‘武悼天王’,颁布杀胡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