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司长亲自去邀请刘宇的消息,如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一机部的各个角落。
此时,外贸部的气氛比过年还要热烈。
“老李!电报上如何表述?毛熊那边当真全部要了?”
“岂止是要了!是央求我们售卖!一个字都未挑剔!还追问下一批何时能够到达!”
一位戴着眼镜的老干部,激动得满脸通红,手中拿着一份文件,声音都在颤抖。
“想当初,我们将最好的黄桃、橘子制成罐头送过去,他们是怎么说的?”
“一会儿嫌太甜,一会儿嫌果子大小不一,挑三拣四,好似在施舍我们一般!”
“的确如此!我们自己都舍不得吃的优质物品,到了他们那里就成了次品!”
“如今呢?就那两件小物件,他们直接称其为‘魔法’!哈哈哈,解气!实在是解气!”
办公室里一片欢腾,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扬眉吐气的兴奋之情。
这已不只是一笔普通的订单,而是尊严!是被扼住咽喉多年后,首次挺直腰杆!
而这一切,皆源于一个名字——刘宇。
这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凭借两件在他们看来其貌不扬的小电器,轻而易举地办成了他们费尽口舌都未能办成的事。
“麒麟儿!这刘宇,绝对是我们工业领域的麒麟儿!”
一机部,司长办公室。
林司长亲自为刘宇沏了一杯热茶,脸上的笑容始终未消:“小刘啊,坐,快请坐!”
“此次,你可是为我们一机部,不,是为我们国家,立下了巨大的功劳!”
林司长将那份加急电报推至刘宇面前,指着上面一行俄文的译文,激动地说道:“你瞧瞧!毛熊那边是如何评价你的产品的?”
“‘来自东方的温暖魔法’!他们说,这是他们今年冬天所能收到的最佳礼物!”
刘宇只是平静地瞥了一眼。
魔法?在他看来,这不过是运用了最基础的电热转换原理罢了。
热得快,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电热毯,技术含量稍高,但核心也仅是电热丝和温控开关。
这些产品能够成功,并非因为技术有多么惊世骇俗,而是因为它们精准地切中了对方的痛点。
在那个能源紧张、集中供暖,尚未普及到每个角落的严寒地区,一个能随时烧热水的工具。
一张能温暖整个被窝的毯子,其价值,不亚于寒冬里的一把火。
更为重要的是,这是独家生意。
“林司长,这仅仅是开端。”刘宇开口,语气平静。
林司长一拍大腿:“说得好!这仅仅是开端!毛熊那边已经追加了新的意向订单,数量十分可观!”
他伸出五根手指:“五万根热得快,一万条电热毯,这只是第一批的正式订单!后续他们还会根据我们的产能,继续追加!”
林司长凝视着刘宇:“小刘,我就问你一句,你的那个试制车间,产量能否跟得上?”
刘宇如实相告:“司长,车间刚刚组建,老师傅们还在磨合,许多新招聘的工人基础薄弱,产量确实有限。”
听闻此言,林司长眉头刚要皱起,刘宇又接着说道:“但是,工人们的热情极为高涨,给我半个月时间,我有信心提高日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