瞩目的八级工考核,车间被彻底清空,地面拖得锃亮,能映出人影。
十几张工作台一尘不染,宛如等待检阅的士兵。
八级工考核,不仅是技术的巅峰对决,更是对一个工人综合素养的终极考验,工龄、贡献、单位推荐信,缺一不可。
整个轧钢厂,有资格站在这里的,仅有易中海一人。
他迈着稳重的步伐走进来,目光扫过考场四周,那些平日里只能仰望的大人物。
冶金部的周处长,工业部的罗工,还有厂里的各级领导。
他的腰杆挺得笔直,下巴微微扬起,享受着这独一无二的荣光。
车间外,透过明亮的玻璃窗,刘海中抱着胳膊,远远地站着。
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没有半点羡慕之情,反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他太了解自己的儿子了,刘宇这小子,越是面对院里的熟人,下手就越是毫不留情,避嫌都来不及,怎么可能放水?
易中海今天,怕是要遭遇重大挫折。
刘宇站在考场正前方,神情平静,手里拿着一张图纸。
他看向易中海的眼神,既没有晚辈的恭敬,也没有刻意的疏远,就像看着一个普通的考生,公事公办。
“易师傅,准备好了吗?”
“刘工,随时可以开始。”易中海的声音洪亮,中气十足。
刘宇点点头,将手里的图纸,和一块标注好的特种钢料,放在易中海面前的工作台上。
“今天的考核内容,是加工一套精密卡钳,所有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要求,都在图纸上,考核时间,三个小时。”
易中海拿起图纸,只扫了一眼,内心便彻底放松下来。
一套卡钳而已,他做了几十年钳工,闭着眼睛都能完成。
图纸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标注,在他看来,不过是年轻人喜欢搞的形式主义。
他抬眼看向刘宇,恰好对上刘宇看过来的目光。
那目光平静无波,但在易中海的理解中,却分明是一种“一大爷你放心,我明白”的暗示。
他自信地笑了,这小子,还算懂事!
等考核通过,自己就是名副其实的八级钳工,到时候可得好好“感谢”一下他。
考核开始,易中海立刻进入状态。
划线,锯割,锉削……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充满了老钳工特有的韵律和美感。
他甚至有闲心瞥一眼窗外,似乎在寻找那些崇拜的目光。
然而,当他开始对关键的滑动槽进行精加工时,问题出现了。
他按照自己几十年的手感和经验,用精锉细细打磨,可当他拿起游标卡尺一量,眉头瞬间紧皱。
图纸要求公差在0.02毫米以内,可他凭手感做出来的,足足差了将近一倍!
怎么可能?他的手感,在厂里可是出了名的精准!
易中海不信邪,调整了一下姿势,重新开始。
汗水不知不觉从他的额角渗出。他越是想控制精度,手上的力道就越难以把握。
锉刀在工件表面划过,发出的不再是平稳的“唰唰”声,而是时轻时重、断断续续的噪音。
一个小时过去,他连最基础的钳口平面都还未达到要求的粗糙度。
他偷偷看了一眼旁边另一位参加考核的老师傅,对方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螺纹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