缈的自由,因而加拉尔霍恩和四大经济圈过去竭尽全力地确保地球人居民的正常生活、喊出了包揽从摇篮到坟墓等一切生活事务的口号。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地球以外居民日渐恶化的生存状况,这也成了加拉尔霍恩一贯只从地球招收军人的理由之一——这种惯例直到最近一百年来才因火星武装冲突加剧而被打破。当地球人的生活也受到影响时就是旧秩序告终的那一天,无法再得到全心全意支持着自己的顽强后盾的加拉尔霍恩和四大经济圈都在面临整个世界的重新审视与拷问。赶在前所未有的经济萧条席卷地球之前,他们必须做些什么。
麦克基利斯同四大经济圈的一些政客建立了同盟关系,这种私人合作关系有助于他们一起推行改变现存秩序的各项改革。革命军的宣传机器不分昼夜地开动着,试图把加拉尔霍恩过去的种种罪行归咎于软弱而懒散的地球人,以尽早地说服更多地球人用自己的双脚站立起来(而不是骑在火星人的头顶上)。
只有当地球人广泛地接受了自力更生的理念后,推动逐步废除绝卖人制度才会变得可行。用空泛的人道主义说教去说服地球人支持废除绝卖人制度自然是自讨苦吃,多年来绝卖人不被视为人类而是一种特殊财产早已成了共识,即便眼下仍有大量专家学者鼓噪称绝卖人的生活处境优于部分所谓的自由公民。虽然麦克尼尔本人不大喜欢转移责任的话术,他必须承认革命军的宣传中有一部分切中了要点,加拉尔霍恩过去的所作所为并不该仅仅归咎于加拉尔霍恩贵族们。
“时间紧迫啊。”他放下手头的文件,打开办公室的电脑,接收了其他部门发来的文件。堆积如山的文件等待着他和罗根去处理,而那些新近补充进来的工作人员又无法为他们分忧。“在稳住四大经济圈之前,加拉尔霍恩是不能贸然推动火星去殖民化的。然而,解放战线恐怕无法继续等待下去了。”
“革命军的盟友都需要得到回报,解放战线索要的回报则一目了然。”罗根来到麦克尼尔的办公桌前心不在焉地扫视着麦克尼尔手边的文件,不无讽刺地说,麦克基利斯在为了壮大革命军的声势和稳定后方而不停地对盟友开出各种优厚条件时就早该想到日后兑现承诺的难堪。“不过,我们并非没有牵制他们的手段。伯恩施坦小姐和解放战线的崛起使得温和派自治运动人士已经被冷落,这些边缘化的政客、所谓的民间运动组织者最盼望的就是重回公众视野。温和派会明白他们能活下来都是因为他们对我们还有利用价值。”
“听起来倒是很熟悉。”正在为火星的前程而忧虑的麦克尼尔想到了新的主意,他打算稍后和石动少校等人仔细地讨论一番。“我们可以大张旗鼓地举办一个峰会,并且把这些已经没什么支持者但嗓门特别大的家伙都叫来。现在正是需要大家团结一致共同为人类的未来建言献策的时候,不仅他们要来,我看金星圈和木星圈的代表也可以来嘛。能在谈判桌上解决问题总比开始下一场战争好得多,反正害怕战争的又不是我。”
“也不是我。”
第二天,麦克尼尔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石动少校,后者带着他找到了麦克基利斯,提议尽早用这种方式确立革命军的地位——目前革命军仅仅在地月圈范围内得到了认可,地月圈之外则因加拉尔霍恩太空军事力量大打折扣成了鞭长莫及的法外之地。
“这当然是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向整个人类文明宣布我们才是人类文明的守护者。”麦克基利斯表扬了两人的热心,但随后又苦恼地说,自己迟迟没有召集圈外圈各方势力举办和平峰会正是由于那些势力的成分过于复杂、和正在被清算的莱斯塔尔·艾里安匪帮之间的关系暧昧不明。“石动、麦克尼尔,圈外圈对我们的忠诚必须得到保证,这中间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聪明人知道该怎么选择——是和多数人站在一起还是自作聪明地和全人类为敌。”对金星圈、火星圈和木星圈主要势力的立场做了简要评估的麦克尼尔试图打消麦克基利斯的顾虑,他本人更愿意用不流血的方式接管圈外圈,“唯一令我忧虑的是扎尔姆福特上校的精神状况,他……无疑未能走出丧子之痛。您该知道他已经不止一次在会谈中搞错谈判对象的身份了。”
如果革命军在战后清算时少抓些总务局的人就好了,但麦克尼尔当然不会丧心病狂地当着麦克基利斯的面这么说,因为大举清查潜伏在地球总部的革命之敌就是麦克基利斯本人的命令。也意识到顺着同一个话题谈下去会让在场众人都感到尴尬的麦克基利斯于是故作轻松地说,让加拉尔霍恩内战后一直在休养的加里奥出面主持工作是再好不过的,这也方便加里奥尽早回归加拉尔霍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