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的日子里,麦克尼尔也要经常组织训练,他希望自己和自己的战友们都能在残酷的战斗中保持应有的状态。对那些仍然有着战斗意志的驾驶员们来说这是必要的修行,对那些整备人员和后勤人员来说情况就没那么乐观了。从安巴尔巢穴南下的BETA在中东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并直接影响了全球战局——做不到找到石油的完全替代品的人类联军一时间陷入了困境之中,难以持续进攻的联军因而没能抓住柏林巢穴瘫痪的机会向中欧地区反攻:车辆和飞行器大多由于无法及时得到燃油而止步不前,依靠电力驱动的战术机也不可能单枪匹马地闯入敌阵。
每当驾驶战术机飞到空中时,麦克尼尔都会忧心忡忡地向着莱茵河另一侧眺望。他看不到柏林巢穴,更看不到千里之外的大地上那些仍在孜孜不倦地前进的BETA。以舒勒和岛田真司的性命换来的机会稍纵即逝,可惜这一次联军没有能力在能源告急且刚刚承受重大损失的情况下再一次发起反攻。况且,被心灵控制器所攻击的柏林巢穴并未因此而彻底崩溃,一旦它恢复活力,情况将再次朝着对联军不利的方向发展。
麦克尼尔收回已经开始发散的思绪,把注意力转移回训练项目上。他观察着屏幕上的光点,嘴角浮现出了狡黠的笑容。只有他能够做到仿照BETA的模式来进行攻击,这是他在经历过了千锤百炼之后从敌人的行为方式中提取出的规律再加上他自己的一点天赋(也许还有博尚的指导)后融合出的一种看上去没什么用的技术——但对于渴望得到更多训练的驾驶员们来说,这比电子设备模拟的场景要真实多了。
毕竟,作为战术机驾驶员的麦克尼尔的多变程度是普通的BETA赶不上的。
“A-4,淘汰。”麦克尼尔按下按钮,宣告另一位战友已经出局,“你可以离开了,别挡了其他人的路。回去认真反思。”
“等等,长官!”那人似乎还要辩解,“根本没到下次开火的时间——”
“足够密集的光线级BETA集群在实战中显然是不会有开火时间间隔这种概念的。”麦克尼尔只用一句话就堵住了对方的嘴,“你又不是第一天上战场,不会连这种常识都不知道吧?”
他安装在战术机上的训练用装备也是为了模拟光线级BETA的攻击而设计的。考虑到光线级BETA仍然是大部分战术机的首要威胁,麦克尼尔和博尚联合设计了一系列更加【真实】的训练,来确保新补充上来的战术机驾驶员既能接收到比模拟训练更真实的挑战又不必在锻炼出足够的本领之前就丧命。拿战术机去模拟BETA的攻击听上去有些荒诞,但在麦克尼尔看来肯定比训练怎么拿战术机对抗战术机有用多了。
“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还要花多少年才能把BETA赶出地球,在那之前考虑战术机对人类武器装备的对抗战术是根本没意义的。”他直言不讳地在训练中对瞠目结舌的美军驾驶员和法军驾驶员说,能更好地对付BETA的战术机才是最好的装备,那些能在战术机的战术性比拼里取胜的不过是些专门用于讨好政客型军人的垃圾,“不管你们在后方听说过什么、接受过什么训练,到了这里,请你们记住,战术机有且仅有一种用途,那就是猎杀这群天杀的外星异形怪物。谁敢跟我谈第二种用途,我就把他扔到莱茵河另一头喂BETA。”
他或许真的会这么做。
持续跟踪这些训练的技术人员叫苦不迭。精力过剩的麦克尼尔等同强迫他们也服从于不可持续的高强度工作模式,本就在BETA时刻将要来袭的压力下变得神经紧张的技术人员们不得不经常轮换以避免在敌人打过来之前就精神失常。高空中的战术机还在惊慌失措地躲避以极低高度在地面缓慢飞行的那架F-15战术机瞄准他们的炮口,只要麦克尼尔按下按钮,信号就会及时传达、让被他瞄准的当事人知道自己已经被击毁了。毕竟,舒勒研发的反激光装甲也仅能在激光作用下多坚持一段时间。
“我的意思是……对,这是很有必要的。”在训练场最外面,拿着电话的迪迪埃·博尚冲着另一头的人叫喊着,他甚至听不见自己在说什么,总之只要确保自己喊的声音足够大就行了,“什么?不,没那回事,我是说……哎呀,你们还不明白吗?现在我们不能浪费资源了,每次训练都要节约再节约,搞什么战术机对抗训练就是在胡闹!喂,你怎么还骂人呢?”
穿着飞行夹克的法兰西绅士把话筒扣好,拿过了放在台子上的另一个耳机。跟那些认不清现实的家伙沟通是没用的,眼中既没有未来又不尊重传统还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