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秉持着过去的信条、宁可受害也不做出任何对祖国不利的事情。
不仅像自己这样的流亡者有了效忠的机会,那些过去受到降职处分的军官也纷纷官复原职——这在明海俊看来无疑是个好消息。他发自内心地向张基硕将军表示庆祝,因为他很了解张将军过去的立场。纯粹的军人只需要研究如何在战争中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同胞,若是这种人因政客的倾轧而丢掉了展现才华的机会,那对所有人而言都是一种悲剧。同富有才华和远见的张基硕将军不同,明海俊把自己摆在作战部队指挥官的位置上,他知道自己没有从政的天赋。身份代表不了一切,纵使他的亲生父亲是朝军的高级将领而他的养父一度成为副委员长,明海俊可不打算同政客和官僚扯上什么关系。
“你们还有至少四十年的时间为祖国效忠,别把它浪费了。”明海俊开启了光学迷彩,“这里交给我。”
一旦朝军缺乏对附近路况和韩军分布状况的了解,就会不可避免地一头扎进韩军的包围网之中。此外,韩军铺设的各种障碍和陷阱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使得朝军地面部队经常在和对手发生交战之前就出现了减员。然而,类似的事故很少出现在特殊作战部队当中,或者说至少明海俊直接指挥的部队不会碰到这种意外。白天,他们利用红外探测装置的缺陷而专门进攻韩军防线上的薄弱地带;到了夜晚,他们的目标则切换成了韩军的设施。对付那些只会按照经典教程作战的韩军士兵或是指挥官对明海俊而言毫无压力,他能轻而易举地完成工作并将更多的士兵送进敌人的心脏地带。
轻车熟路地找到建筑的入口之后,明海俊决定先检查楼梯和各个出入口附近,以免又碰上敌人的陷阱。他依旧对自己上一次遭遇的惨败记忆犹新,那些受雇于韩军的外国难民士兵为他们准备了一个巨大的惊喜。碰上那样难缠的对手,几乎断送了明海俊的性命,最终使得他获救的是友军的炮击,而明海俊更应当庆幸自己没有在炮击中被炸死。在那场战斗结束后,他怀疑有其他国家的雇佣兵进入了战场,并请求上级进行详细调查。然而,所有的调查结果都认定他的对手只不过是一群临时受雇于韩军的难民而已。
连【普通的难民】都能让朝军的特殊作战部队承受惨重损失,这似乎说明由流亡者拼凑而成的特殊作战部队并没有那么强大。尽管如此,在经历了短暂的休养后,明海俊立刻返回了战场。了解到敌军的活动规律后,他将新的主要战场定为首尔南部。那些还被困在北部的韩军不会转移到南部,明海俊相信自己在首尔南部不可能碰上同样的对手。他的猜测或许是正确的,在他多次成功地攻陷韩军的据点且引发了不小的恐慌后,特殊作战部队带给他的自信又回来了。
“好像有人入侵了。”
“你去看一看吧。”
“说不定是友军呢。”明海俊能够清楚地听到楼上的韩军士兵以不屑的语气拒绝离开上方的火力点,“我们按照规矩准备了许多预警措施,敌人没那么容易进来。”
这种盲目的自信让明海俊不由得会心一笑。在东南亚地区流亡的十年当中,他逐渐地学会了说【韩语】——同【朝鲜语】近似但有着另外一套完全不同的规矩。一些喜欢在细节问题上大做文章的家伙肯定会就两种本就同源的语言之间的差异进行详细分析以便论证其中一种语言的优越性,明海俊当然不会那么做。语言只要能用,无所谓优劣,更不可能由语言的发音而推广到说某种语言的人具备或缺乏某种思维上,那纯粹是疯子的呓语。
大张旗鼓地向着刚出现在楼梯尽头的韩军士兵射击后,明海俊远离了楼梯正面,进入旁边的房间中,等待着上方韩军做出回应。即便是以近战的方式,他也有把握解决掉这些只会留在对应的火力点射击的韩军士兵。但是,在之前的战斗中负伤后,明海俊变得稳重了许多。他依旧相信自己的战斗能力胜过大部分朝军或是韩军士兵,只是他不再会采取近乎鲁莽的方式去入侵敌人的据点了。精打细算地规划战斗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让自己活到胜利。
听到枪响后,其他韩军士兵闻声而动。不用别人提醒,他们也能猜到自己的战友在下方出现了意外:没人会无缘无故地开枪取乐。杂乱无章的脚步声经受着明海俊的分析,他需要知道这些士兵会不会忽然聚集在同一个地点,如果他的判断完全正确,他就能采取更有效的方式以便一次性地消灭所有出现在楼梯上的士兵。
“比起那个外国人,你们可差远了。”
从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