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了靠近城市的区域,在地底下凭借遁地术跑来跑去凭借感知能力进行规避,而不是去选择硬接或者反击。
别说去找地联的活人来杀,连天空当中那些平台的面都没见到。
抛开不远处之前在几秒内被激光支援平台烧出来的直径几公里,深度几百来米的熔岩湖不谈,这些作为职业军人的元婴期修士们的勇气确实没有直观地展示出来。
同样的,作为联盟对手的地球联合政府也有意将敌人钳制在野外区域,不让他们狗急跳墙不顾一切地去支援城市内的百万盟进攻部队,地联也并未直接使用火力更强的单元进行打击。
现在在城市内为合众国大兵提供支援的,就是之前在东国出场率很高的25式火力支援平台。
相对于51式来说它不算什么,但激光、粒子集束炮、电磁炮和等离子团的输出功率也有太瓦级的功率。
不过,只要不飞到天上去找死,它对地面百万盟常规部队(修为低于金丹八重境的修士)的“攻击欲望”也并没有多高。
——不过还能接受。
因此,要想看到修士们飞到天上对着地面的现代军队发动“剑气连斩”,摧枯拉朽一般战胜敌人的场面是不现实的了。
对于14号大厦内作战的阿美莉卡作战部队来说,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不用像以前面对初期时候那些修士动不动就飞到天上去输出(然后被干掉)的场面了。
即使近距离作战下,修士们拥有更大的优势,损失的也不是士兵们的性命。左右不过是一些机器罢了,有地联支持的合众国根本不会在乎这些损失。
现在,在这个约翰逊的班组被迫放弃20层部分区域后,他们迅速在21层构建了临时阻击阵地,利用楼梯井和垂直通道节节抵抗,为在22层建立新的主防线争取了宝贵时间。
现在,附近区域内也就22层的结构相对完整,拥有两条主要的交叉走廊和数个大型开放式办公区,易于进行火力控制。
约翰逊上士将剩余兵力集中部署在两条走廊的t型交汇处,形成交叉火力。幸存的重型八足机器人如同钢铁哨兵,扼守在走廊入口,其25机关炮足以对试图强攻的筑基期修士造成致命威胁。
通用六足机器人则分散占据两侧办公室的制高点,15机枪枪口对准了所有可能的突入点。轻型的四足机器狗被布置在更前沿的位置,充当移动传感器和骚扰火力。
百万盟的进攻并未停歇下来,反而在天上那些要命的“神仙”的威胁下变得愈加猛烈。
在联盟作战单位稍作休整并得到少量增援后,敌军以两名金丹修士为箭头,带领约两个排的筑基期士兵,从楼梯井和通风管道等多路向上猛攻。
战斗伊始,防御的士兵们就凭借火力优势占据上风——当敌军从楼梯口涌出时,交叉火力瞬间覆盖了出口区域。
重型机炮的轰鸣声中,冲在最前的几名筑基期士兵连同其脆弱的护体灵光一起被撕碎。支援一组的榴弹机器人不断将智能榴弹抛射至楼梯间下方,爆炸声和惨叫声在密闭空间内回荡,给进攻方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和混乱。
然而,百万盟的指挥官显然吸取了教训。他们不再采用密集冲锋的人海战术,而是化整为零,利用修士个体的灵活性发起了多点、多方向的渗透式攻击。
一名金丹修士凭借高超的身法,从外墙突入22层西北角的破碎窗户,手中飞剑化作一道流光,精准地斩断了两只正在警戒的四足机器狗的“头颅”。
尽管他随即被侧翼的通用六足机器人的猛烈火力逼退,但这次突袭依然成功在防线上打开了一个小缺口。
几乎同时,另一组敌军士兵使用土系法术,局部软化并破坏了南侧走廊的一小段承重墙,从意想不到的角度突入了一个开放式办公区。
守在这里的两只四足机器狗和一只通用六足机器人反应迅速,立即开火,击伤了三名冒头的筑基期士兵。
但联盟后续人员投掷了能释放强光和干扰波动的符箓,短暂影响了无人单位的传感器。趁此机会,更多的联盟作战人员涌入该区域,近距离的混战随即爆发。
在极近的距离上,修士的法术和飞剑相当要命,这可不是纸老虎,而是要命的真老虎——又一只四足机器狗被火球术炸毁了腿部电路,瘫倒在地。
一只通用六足机器人则在用机枪扫倒两名敌军后,被一名筑基期士兵舍身扑近,用真元匕首破坏了关键的关节连接部,失去了战斗力。
“该死……”操作机器狗的士兵骂了一句,随即切换到了下一条。
另一边,刚刚动手的那个筑基期修士终于松了口气:“可算干掉这些机器狗了……”
联盟的进攻部队虽然付出了代价,但他们成功在22层站稳了脚跟,并利用人数优势不断挤压敌人的空间。交叉火力点因侧翼暴露而受到威胁。
约翰逊上士透过面甲看到代表己方单位的绿色光点又一个接一个地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