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脚不沾地,陆战英豪”。
放到太空战舰上,控制战舰的人工智能甚至具备控制一整个舰队的能力。]
要想夺取太空战舰,难度可不只是在接近战舰上。
东海西南方向,约三千公里处,大青山。
“嘿!小李子!下午好!”
一声清脆的呼唤打破了阵地午后的沉寂。李思诗打了个长长的哈欠,慵懒地倚靠在09式火力支援车那硕大的双联装50机关炮炮塔护板上。
她眯着眼睛,望着远处山脊线上那轮显得有些苍白的光晕,头也懒得回,应道:“下午好,甜甜。”
王甜甜即使一身丛林迷彩服,也难掩其甜美的样貌和英姿飒爽的身姿。她三两步敏捷地攀上火力支援车,坐在李思诗旁边。
远处,那座曾经苍翠欲滴、生机勃勃的大青山,早已面目全非。
如今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冰冷、狰狞、遍布金属光泽和水泥棱角的巨型堡垒。
山体表面覆盖着层层叠叠的防御工事,肉眼可见的自动电磁炮塔、导弹发射井、传感器阵列、力场护盾阵列、能量屏障发生器以及不停巡弋的无人机动防御车辆,构成了一个令人窒息的防御体系。
UEG的工程部队甚至在山体表面快速移植了一些耐旱的速生灌木,试图给这座堡垒稍作掩饰,但依然难以无法缓和那扑面而来的、纯粹为战争而生的肃杀之气。
李思诗的目光越过一票09式无人作战体系车辆组成的车阵,投向阵地边缘一片依靠山体阴影构建的区域——那里此刻亮起了明亮的军用照明灯,将阳光无法眷顾的角落照得恍如白昼。
——这里是折叠空间的一处出入口,其宽度大约十千米左右,从她所在的位置上能够看到这个人造世界的大部分景象。
这里面是一座人造小山,其土方来源,是之前UEG工程部队为构建大青山核心要塞时,几乎掏空半座山体及地下岩层所产生的大量废料,依照极高的防护标准堆积、夯实、浇筑而成。
——据说光是混凝土就用了一亿多方,除此之外,还用上了三千多万吨的钢筋。
与原本大青山柔和自然的山峦线条截然不同,“小青山”的外观是极其规整、棱角分明的几何结构,充满了人工造物的冷硬感。
李思诗所在的守备连,以及驻扎在这片折叠空间内的其他连队,私下里给这个每天十多个小时的时间里都需要人工照明、仿佛独立于外界昼夜交替的地方起了个带点自嘲意味的名字——“小青山”。
——这个折叠空间里每天有十多个小时的时间照不到太阳,需要依靠灯光来进行照明。
火力支援车在无人作战单位上的配置和坦克是完全相同的,上百辆无人作战单位在阳光的照耀下下排列出去了一长串去。
她和王甜甜身上的的皮肤已经晒成了看起来很健康的小麦色,手臂上的肌肉也变得坚实了许多。
虽然09式动力装甲能够负重好几百千克的质量,但很明显东国也没有放下对操作人员基本的体能要求。
她们所在的宿舍,除了作为文明意志暂时“夺舍”吴蔚本人去了临湘星指挥作战以外,其余人全部被分到了一个以前听都没有听说过的小镇子上当守备单位。
算上隔壁宿舍一个关系和她们关系比较好的女生一起,组成了两个三人车组,分别操控一辆坦克和火力支援车。
在UEG最初的人员评估体系中,她们这些半年前还在大学校园里捧着书本的女学生,被直接投放至三四线的岗位上——她们的战斗素养、协同经验几乎为零。
从完成新兵基础训练至今,满打满算也不过三个月时间。在连排级的战术配合上,说她们是“各打各的”或许有些过分,但若说配合无间、如臂使指,那就基本上是个远期目标了。
对霓虹作战没有她们所在单位的份儿,防守百万盟部署在蓝星的传送门也没有她们的份儿——这都是主力单位的任务。
分配给这个她们连级守备单位的,仅仅是看守一个被标注为“次级交通节点”的隧道入口和相连的一片防御区域,任务性质更接近于民兵警戒。
“连长今天过来我们这边了吗?”
“中午吃过饭之后来看过一眼,据说还是和UEG的观察小组一起来这里的。”
李思诗闻言,下意识地坐直了些:“怎么样?咱们没被挑出什么毛病吧?现在还留在这里吗?
我记得上次连长被他们逮住说进行了超出制定下来的训练计划的训练量,还被团长罚写了几千字的检查来着。”
王甜甜摇摇头:“没有,他们看了一眼就走了。”
她微微松了口气:“那就好,我可不想被连长逮住骂上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