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剑挑嵩山弟子
“承让。”大有收剑而立,气息平稳如初。
“好!”华山弟子爆发出震天喝彩。施戴子等人激动得面红耳赤,岳灵珊更是连跳带叫。
狄修脸色铁青,草草抱拳便退下场去,那背影透著浓浓的不甘。
乐厚与钟镇对视一眼,面上笑容略显僵硬。岳不群依旧神色淡然,只是眼底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欣慰。
寧中则紧的眉头终於舒展,看向陆大有的目光中满是讚许。
这时,嵩山派阵中缓步走出一个黄衣弟子。此人相貌平平,五短身材,在嵩山一眾魁梧弟子中显得格外不起眼。
他行至场中,抱拳一礼,声音却出奇地洪亮:“在下嵩山派万大平。適才师弟连战三场,气力不济,才致落败。现特来领教阁下高招。”
“那便请了。”陆大有还礼,没有过多的废话。
只见这万大平摆开剑式,起手便是嵩山正宗“开门见山”。
这一剑自左而右急削而来,剑风裹挟著热浪,竟在空气中划出一道扭曲的轨跡。
剑势雄浑,与方才狄修的狠辣剑路截然不同。
陆大有仍以“苍松迎客”相迎。他双足如老树盘根,剑势似古松迎风,任对方剑招如何凌厉,
自当然不动。
这一招看似守势,实则静中藏动,剑尖微微颤动,隨时准备在对手冒进时给予致命一击。
万大平却未冒进,反而撤剑回身,重整旗鼓。紧接著一招“气吞五岳”使出,剑势威重如山却文在刚猛中暗藏柔劲。
仅此两招,便显出其心性之沉稳,剑法之老练。陆大有心中暗凛:嵩山派果然底蕴深厚,连这般看似寻常的弟子都有如此造诣。
实则这万大平乃是左冷禪座下二弟子,深得“十七路快慢剑”真传。只是其貌不扬,反倒容易让人掉以轻心。
陆大有回以一招“古柏森森,身形稳如千年古木,剑路密似林间疏影。两人剑来剑往,看似旗鼓相当,实则陆大有刻意收敛锋芒,他想亲身领会一番这嵩山派的“內八路,外九路”十七路剑法有何不凡之处。
待万大平將十七路剑法使到第二遍时,陆大有剑势陡变。一招“有凤来仪”使出,步法轻盈似踏云,剑锋斜掠如凤羽,在烈日下划出数道炫目的光弧。
万大平一时难以捉摸其剑路,只得使出一招“玉井天池”固守。
就在这电光火石间,陆大有手中长剑突然画出一道完美的圆弧。他身形旋跃而起,剑身震颤发出清越的鸣响,宛如凤鸣。
待眾人回过神来,剑尖已停在万大平咽喉前三寸之处,一滴汗珠顺著剑锋缓缓滑落。
“承让。”陆大有缓缓收剑,抱拳一礼。
“六师兄威武!”华山弟子们欢呼雀跃,声浪盖过了山间的蝉鸣。施戴子激动地拍打著身旁师弟的肩膀,梁发不顾肩伤,將剑鞘高高拋起。
嵩山派眾人脸色难看至极。乐厚那张圆脸上阴云密布,连標誌性的假笑都维持不住了。钟镇手中的茶盏不知何时也已放下。
就在这灼热的气氛中,嵩山派阵中缓步走出一名身材魁梧的男子。此人一身褐色劲装,面容稜角分明,鹰隼般的眼睛锐利如刀。
他手中那柄古朴的阔剑在阳光下泛著冷光,剑身足有三指宽,一看便知是重兵器。
“嵩山史登达,领教阁下的华山剑法。”声音冷硬,不带丝毫温度。
听到这个名字,陆大有心中微微一动,终於来了个熟悉的,这“千丈松”史登达乃是嵩山派大弟子,在原著中也是有名號的人物。
他正欲开口应战,忽见一道青影飘然落於场中。
“我六师弟已连战两场,”令狐冲按剑而立,眼中再无往日的散漫,取而代之的是罕见的认真,“这一场由我来领教史师兄高招。”
陆大有暗付,今日锋芒已露,令狐冲此举正合心意,便顺势退下场去。华山弟子们见大师兄出战,顿时精神一振,连声喝彩。
史登达冷哼一声:“也好。”他阔剑一振,剑锋在烈日下划出一道刺目的白光,“久闻令狐师弟剑法超群,今日正好领教。”
没有客套,没有行礼。史登达阔剑一振,起手便是嵩山绝学“千古人龙”
史登达的嵩山剑法已得“刚猛”之妙,他手中那把阔剑好似轻若无物,每一剑都势大力沉,带起凌厉的破空声。
令狐冲不敢怠慢,当即以“白虹贯日”相迎,剑走轻灵,却不失力道。双剑相交,发出清脆的錚鸣。
场上两人瞬间战至一处,十招过后,二人剑招愈发凌厉。
史登达內力雄浑,每一剑都带著开山裂石之势;令狐冲则以巧破力,剑招如行云流水。场边眾人看得目不转睛,连呼吸都不由自主地放轻了。
五十招时,史登达突然变招,使出“叠翠浮青”。阔剑舞动间,竟似有层层山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