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朝绩溪而行。
绩溪也是徽州治内,朝廷的船会直接抵达徽州治所歙县,而他们,则会趁歙县放松警惕时,先在绩溪先行调查。
“刘主事,你可会做假账?”
马车上,姜埰突然开口问了这话,刘主事一听脸色当即白了,忙摇头摆手,“我从未做过假账,两位大人可不能胡说啊!”
金光辰见他误会了姜埰的意思,笑着解释道:“刘主事莫慌,我二人不是要查你,是想让你做个账目,接下来或许能用得上。”
刘主事从这话中也明白了他们的想法,抬手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滴,点头道:“这倒是可以,不过时间短,只能做最近半年的。”
“无妨,就先做半年!”
徽州知州唐良懿已是得知朝廷要派人来查京债一事,这几日很是焦头烂额,说实话,他压根不知道手底下出了这么大的事,也不知道竟然有小商人会跑去北京告御状,这胆子可真够大的。
可要是没了活路,这就不稀奇了。
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才能让这姓陈的商人没了活路?
唐良懿找来县令询问具体情况,不想一问之下却是发现了大问题,不止姓陈的商人,还有不少借了京债的商人、百姓都有问题。
“他们压根就没有资格借京债,你们为何要把钱借给他们?”唐良懿心中那个悔啊,当初这政令自南京户部下来,他的确没当回事,找来几个县令碰了个头,将事情吩咐下去就结束了。
后来也翻过文书,见借京债的也有不少,的确是给州府增加了收入,便觉得这政令不错。
可他不知道的是,朝廷的京债利息比民间借贷可要低了不少,许多商人、百姓就想着来占朝廷的便宜。
有些人的确是需要京债周转,过后也能连本带息还清了,不过很多人却是将钱借出来后,转手加利借给没资格借京债的人。
没资格借京债的人一看利息,虽然比朝廷要的多,但还是比民间借贷要少,也就借了。
中间那部分人就赚了个差价,如此一来,有人便眼红,自己没资格怎么办?塞钱给户房办事的人,偷摸在账目上做手脚,让没资格变得有资格,钱不就能借出来了?
这还是其中一种违反朝廷律例的,另外还有县觉得这是朝廷下的政令,要没人响应,届时每年的官员考核提交上去就不那么好看。
于是,这些官吏就强制下辖商人百姓借贷,也不管他们需不需要这笔京债,反正借出去就算一笔政绩。
能收回本息更好,收不回来,反正不是有抵押么,不会让朝廷亏了就成。
姓陈的就属于这第二种情况,唐良懿查明白了之后只觉得眼前一黑,怎么这事就发生在了他徽州境内呢?
“朝廷的人到了哪儿了?”唐良懿问道。
歙县县令看向身旁主簿,主簿忙答道:“刚过了绩溪,再有两日应该能到歙县码头。”
“两日啊!”唐良懿看向下面六个县令,命令道:“不管你们有什么借口,现在都赶紧把账目给本官做清楚了,如果被朝廷来的御史查到问题,本官可不会保你们!”
本来这事自己便不知道,现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们自个儿弄清楚,已经算对得起他们了。
“少说也有一年的账目,两日时间如何够啊!”歙县县令第一个站出来说话,户房堆叠的密密麻麻的账簿他也去看过,别说两日了,就是给他两个月都理不清,改不完啊。
“这本官可不管,你们当初做这等事的时候,怎么没想着来知会本官一声呢?如今可好,钱一个个赚足了,留下这烂摊子要本官替你们收拾吗?本官没有同御史检举揭发你们几个作为,你们就该谢天谢地了!”唐良懿心中火苗蹭蹭蹭往上跳,比起自家儿子成日在外斗鸡走狗,流连烟花柳巷还要让人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