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落脚之地 > 第二十三章:血战台儿庄

第二十三章:血战台儿庄(1 / 9)

    中国人不会打仗?

    中国对外御敌很差劲?

    一百年的尊严已经麻木殆尽!

    日本华中方面军于1937年12月13日占领南京,日本华北方面军于1937年12月27日占领济南后,为了迅速实现灭华的侵略计划,连贯南北战场,日本侵华两大集团军决定以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

    津浦铁路线就是北方天津至南方南京浦口火车站的铁路,横跨中国黄河/大运河/淮河/长江,是贯穿中国南北的重要交通线,南北运输物资和军队的生死线。

    1937年年底,担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李宗仁,驻扎徐州,负责指挥保卫津浦路的防御战,范围包括山东全省和长江以北江苏、安徽两省的大部。战区司令长官拥有辖区内的全部党政大权,文衣谷出任李宗仁的第5战区作战部参谋长。

    李宗仁第五战区有6支部队7个军。

    首先是桂系嫡系的第31军,军长刘士毅,辖131师(师长覃连芳)、135师(苏祖馨)、138师(莫德宏)。这支广西军是李宗仁一手组建的,班长以上人选都是北伐的旧班底。

    31军也是第五战区首先接战日军的。当时南京沦陷,人心惶惶,31军在安徽滁州明光市据守故城长达40多天,钉子一般稳定住了津浦路南段局势。

    第二支部队就是西北军名将韩复榘,是昔日冯玉祥的部下。韩复榘驻守山东,担任第三集团军总司令,下辖两个军。第12军(孙桐萱)和第55军(曹福林)。

    第三支部队是驻苏北的东北军57军缪澂部。下辖111师(常恩多)和112师(霍守义)两个师。

    第四支部队是出名的国民党顽固派地方势力韩德勒第89军。辖33师(韩德勤兼)和117师(李守维)两个师。

    第五支部队是东北军51军于学忠,辖113(周光熊)和114(牟中珩)两师,驻青岛。

    第六支部队是第三军团庞炳勋。庞炳勋是西北军,资历老而位至军团长。但军团实力只有五个步兵团而已。

    可见,除了桂系31军,李宗仁第五战区的其余6个军都是杂牌军,一支国民党中央军嫡系也没有。李宗仁离开南京时,跟蒋委员长要援军。委员长说,将来京沪线上撤往江北的部队,都归你节制。

    1937年12月中旬,津浦路南段的日军指挥官为畑俊六。日军八个师先后从镇江、南京、芜湖三地渡江北进,准备沿津浦路北上拿下蚌埠。

    直到在滁州明光遇到了桂系31军。双方在明光血战了超过一个月,打成平手,日军不能越雷池一步。畑俊六大出意料,从南京调集援军及坦克、野炮等重武器,倾巢来犯。

    1938年1月18日,李宗仁知道蚌埠守不住了,命令坐镇蚌埠的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李品仙将31军自明光西撤,将津浦路正面让开。李宗仁又将原来守青岛的于学忠51军南调,布防于淮河北岸,守淮。

    1938年1月下旬,日军第13师团主力攻占滁县、来安、明光、池河、藕塘,抵达池河东岸。日军第13师团另一部攻占扬州后,即进击邵伯、天长一线。日军第9师团一部攻占裕溪口后,循淮南铁路北进至巢县、全椒一线。

    中国第5战区的津浦线南段作战部署是:以李品仙之第11集团军和于学忠之第51军,利用淮河、淝河、侩河等地形障碍,阻止沿津浦路北进的日军。当正面北进日军向明光、池河镇一带进攻时,即为刘士毅所部第31军堵截。待日军从南京增调援军及重武器继续来犯,其主力被吸引到明光一带时,李品仙急令第31军让开津浦路正面,撤至铁路西侧山区伺机出击。

    同时,又以于学忠之第51军增援,由砀山南调至淮河沿岸,阻敌越河北进。至2月初,定远、临淮关、蚌埠等地相继失守。

最新小说: 跟亡夫长兄借子后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落脚之地 暴君吕布 仙尊的幻境成真了 上命昭唐 我有一张始皇脸[秦] 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 国运:开局死谏,祖宗李二看麻了 重回宿敌年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