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爷叔的介绍,几位沪城老饕又仔细品味一下,然后也是纷纷惊嘆。
“难怪了,这牛肉的味道这么足。”
“对,我吃著就觉得味道不一样。”
“爷叔这么一说,果然只有黑金刚牛肉才有如此滋味。”
“还有这白萝卜,也应该是精挑细选的,我一开始吃的时候还以为是土豆,竟然一点点的筋都没有,而且也没有萝卜的那股味道。”
老爷叔听了点头:“萝卜也是经过特殊处理,选用的白萝卜確实很好。”
再之后是一道黄燜栗子乳鸽,也算是冯正明当初拿手一道菜。
这道菜倒也没有太多惊艷,是不少沪城老饕来餐厅,会经常点的一道菜。
紧接著是主食,主食会有几种不同的选择。
有最为传统的葱烧海参配米饭。
也有胶鲍汁炒饭。
还有清淡一些的鸡汁阳春麵。
以及在北方流行的驴肉火烧。
老爷叔看到驴肉火烧,就要了一个驴肉火烧。
两位老太太依然还是秉持她们的习惯,要的是清鸡汤阳春麵。
其他沪城的老饕,要各种主食的都有。
在这些主食过后,还会给大家上一些水果和甜品。
水果里,有好几样齐鲁独有的水果。
比如齐鲁独有的金丝小枣,枣子个头並不大,也不会非常的红,看上去青红相间其貌不扬,但吃起来会觉得相当甜,甚至有种被制过的蜜枣口味。
这么一顿饭吃下来,让今晚的所有客人都相当满足。
常来吃的老饕们,只觉得这就是冯状元的正常水准。
因为只要是有冯状元在后厨,那么必然会有各种惊喜等待他们。
而第一次来的顾客,完全被今晚的所有菜征服。
这种各色菜系穿插,口味上也是集合了酸甜苦咸以及辣、鲜的滋味,真就是完全挑不出毛病。
关键看似一道一道菜上桌,可实际吃下来完全符合中式餐饮的特色。
无论是菜量上,还有菜的烹飪方式和摆盘上,可以说都是很中式。
像是沪城老饕和老爷叔他们这样,一桌的顾客並不多。
冯正明也还是会给他们单独进行走菜。
每道菜会根据客人数量做出一些调整。
整体不会影响到菜的味道,缩减一些量的情况下,又会让客人多品尝几道菜。
老爷叔吃完后,盯著那三桌来自海外美食家协会的人。
虽然他们相互之间並没有交流,但从他们的神態上不难看出,他们也確实被冯正明今晚的这些菜品所折服。
可能对这几位来自海外美食家协会的人而言。
过去他们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他们去过的港城、澳城,都没有品尝到这样的菜。
港城和澳城很多餐厅,会为了迎合海外的食客,进行一些中菜西做的方式。
从做法和摆盘上,都会看著就很贴近西式。
可是在冯正明这里,他是完全没有西式的做法,他的每道菜就是用很中式的做法去做,摆盘上也是用中餐习惯的方式去摆盘。
不会说用一个很大的盘子,大量的留白,只有一点点的菜。
他给人数少的桌子上菜,就是根据人数换成精致小盘上菜。
给那些一大桌子顾客上菜的时候,冯正明就是用大盘一次上一整盘的菜。
而且冯正明的菜,没有一道是用奢华的堆料去做。
他的每道菜做法上都是中式的做法。
用料也是国內烹飪的用料方式。
这些对海外所谓美食家协会的人来说,都充满了一种新奇感。
再配合上冯正明老洋房餐厅的环境,可以说是给了这些海外美食家不小震撼。
在今晚的菜全部上完,冯正明领著自己两位师兄,还有两位副手从后厨走了出来。
“感谢大家今晚的光临,今晚的所有菜,都有我的两位师兄,还有我这两位师侄的参与,希望各位对今晚我们一起奉献给大家的菜都能够满意。”
听到冯正明的话,让今晚的客人们都纷纷为他们鼓掌。
一些年轻人更是直接吶喊著。
“冯状元今晚的菜真棒。”
“非常好,我们很满意。”
“第一次吃到这样美味的菜。”
“谢谢冯状元,也谢谢几位利害的大厨。”
对李辉东和张明海来说,这样的场面他们到並不觉得有什么特別。
虽然他们各自店里没有这样的流程。
可两人毕竟是跟冯正明参与过国宴的。
国宴结束时,见到的大人物可不是餐厅里这些顾客能比。
但是对傅军和蔡涛来说,他们面对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