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正明一行人在京城也停留了两天,他和两位师兄也去拜访了京城的一些大师傅和老师傅。
受到拜访的几位,对冯正明的到来也都是相当高兴,和他们进行不少交流。
关於冯正明收购整合扶持老店的事情,大师傅和老师傅们都很认可。
他们也觉得那些小店是需要整合扶持,只是有些东西单纯让国家去做,可能確实比较难以做到那么好。
反倒是冯正明的收购和整合方式,似乎更加符合市场的需要。
在和京里的几位老师傅攀谈时,冯正明也说出自己想要在京里重开燕喜楼的事情。
几位老师傅倒是都对他的这个想法比较支持。
“正明你已经在沪城开了一家时尚的中餐厅,在京城开酒楼算是和沪城做出一些区別,把燕喜楼在京城重开,確实是很好的想法。”
“是的,京城的酒楼不能太过追求时尚,还是保留传统才更好。”
“具体怎么做,还是看正明你自己,我们很期待。”
获得老师傅的支持,冯正明让五师兄帮自己留意京城里適合开酒楼的地方。
五师兄也是答应下来。
拜访过老师傅,冯正明和三师兄便领著大家离开京城。
杨斌是返回泉城,还跟曹志国约好了,回去安排一下,叫上大师兄一起带孩子来京城玩一趟。
曹志国自然是很高兴,向三师兄表示:“没问题,到时候我一定好好招待你们。”
冯正明是领著大家一起乘坐飞机直接返回沪城。
一行人回到沪城,冯正明也是立刻进入工作状態。
联繫休假的所有人,回到老洋房餐厅和西餐馆街上的店里。
进行了一番布置,让两家店重新恢復了营业。
这次刚开始恢復营业,顾客自然是没有过去一直营业多。
不过隨后几天,更多人知道冯正明回到沪城,两家店也重新开业营业,开始陆陆续续涌入两家店来。
这一次,冯正明回到沪城,给所有人一种,他似乎越来越不在意店里生意的感觉。
他就是每天认真的准备,等待著顾客自己上门。
他甚至都不愿意宣传一下自己已经回到沪城。
可也仅仅只是一周的时间,原先吃惯了冯正明歇业两家店的顾客,陆续都回到两家店。
西餐馆街上那家店,从江成哲换成了夏蕙当掌勺主厨。
开始部份顾客多少是有些担忧的。
尤其是一些喜欢江成哲之前粤菜的顾客,会觉得夏蕙是冯正明的徒弟,可能做粤菜上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一些人还真就开始尝试选择其他在沪城有些名气的粤菜馆。
只是他们吃了其他店,却又总觉得味道上不是那么对味。
渐渐这些人选择回到西餐馆街上这家店。
想要再试试,换了掌勺主厨后,这家店是不是还有过去味道
结果点了他们过去经常点的一些菜后,他们发现味道好像確实没有变。
这种味道上的没变,让这些老顾客都感到惊讶。
其实很多顾客不知道的是,从西餐馆街上这家店开业起。
店里的每道菜,都是要经过冯正明和江成哲一起商议。
而且每一道新菜,开始的时候,都是冯正明和江成哲一起做。
做的时候,夏蕙和江成哲徒弟们会在旁边打下手。
所以对店里的各种菜,夏蕙实际上早就瞭然於心。
也知道每道菜需要注意的细节是什么
所以夏蕙可以把每道菜都儘可能做到还原。
尤其是一些小细节上,夏蕙女性的优势会被放大。
可能很多江成哲徒弟无法很好注意到,但是夏蕙会留心观察,把自己师父和江成哲烹飪中小细节记录下来。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做菜也是如此,很多时候就是一点点小细节你不在意,做出来的菜味道上会有很大差异。
夏蕙还有老洋房餐厅后厨积累经验,对她来说经营西餐馆街上这家店,可比在老洋房餐厅容易多了。
毕竟老洋房餐厅里的菜,更多是冯正明自创的菜,对细节把控要求更高。
五个青年厨师回来,跟著夏蕙在西餐馆街上店里干了几天。
他们也发现,本来他们以为的,夏蕙可能会对经营这家店有些慌乱,结果是完全没有出现。
反倒是被她轻鬆的拿捏住,生意也很快就恢復过来。
五个青年厨师感觉到,他们现在跟夏蕙比也有著很多不足。
这也更加坚定了,五个人想要回到各自家乡去,开一家冯正明的分店,从分店的经营开始从头边干边学。
从而让自己可以提升管理能力,为以后再回到沪城来开店做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