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外交系统做过技术协调。”
李弘远不紧不慢地答道,“参与过中美能效标准对接。”
“但现在,我是私人基金代表。”
“身份转变很正常。”亚裔的敌意更浓,“尤其对你们那边来说。”
他往椅背一靠,扔下一句:“别误会,加州不是北。”
这话已经直白得不加任何掩饰。
房间顿时陷入了寂静,只剩下空调循环送出冷风时带来的低频嗡鸣。
良久过后,中年男人开口说话了。
“你现在提的这些”
“不论是资产挂钩,还是清算脱钩,在现阶段我们都无法评估。”
“不是我们不理解你在讲什么。”
“而是这个州现在没有足够的政治空间,来承接一项可能被华盛顿解读为结构性对抗的金融安排。”
他顿了顿,语气缓和下来:
“你说得很委婉,我们也听得很明白。”
“但是,抱歉,我们不可能现在答应。”
李弘远静静听完,点了点头。
没有表现出挫败、急迫,甚至没有接着追问。
“理解。”他说,“如有适当窗口,我们可以再次补充材料。”
亚裔见他起身要走,又赶忙补了几句,像是非说不可:
“你们可以继续投智利和马来西亚。”
“那里没人问背景,只求回报。”
“但那套手段在这里行不通。”
“因为这里是美国。”
李弘远终于停了下动作。
“是。”他意味深长地说道,“我知道这里是美国。”
“所以你们选择先谈身份,而不是逻辑——那确实是你们的权利。”
“当然,也可能是你们的问题。”
听出他话里的暗示,亚裔脸色涨得通红,一拍桌子就要站起来。
这次,中年人没法再装傻充愣了,眉头微蹙,用力把对方按了回去。
李弘远笑了笑,眼神掠过那张被搁置的合作草案:
“话说回来,几年后,十几年后,这些还重不重要谁说得准呢”
李弘远的真实身份以及计划的意图不太方便直接写出来,只能隐晦一点,猜出来的读者老爷们麻烦打在评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