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 第532章 立马吴山第一峰(十三)

第532章 立马吴山第一峰(十三)(1 / 4)

第532章 立马吴山第一峰(十三)

樊港一役,南唐水师火攻不成,反遭北军将计就计。烈焰倒卷,焚尽战帆,武昌水域内外交攻,江南水师可谓一夜倾覆。

而后,北军趁势水陆并进,先破樊港,再陷武昌,长江天险顷刻易主。

其实,南唐君臣若真想死守武昌,凭借假李此番亲征带来的兵马与城中屯驻的军需,北军想要入城,若没有旬月恐怕是啃不下这座长江重镇的。

但可怕的是,一夜之间,武昌之外的南唐水师尽丧,江面浮尸蔽浪,降帆如云,谁都不知道这一夜间有多少人沦丧于此,无论是死是降,整个江南最后一点抵抗北军的本钱,都已随樊港烈焰化为飞灰。

而没有水师控江,南唐君臣便是死守武昌又有何用

没了水师,北军可轻松从长江水路顺流而下,复而配合步军对武昌形成合围,届时武昌便直接变成孤城,北军完全可以从容席卷江东。

但退一步来讲,假李与徐温若愿舍车保帅,留偏师牵制,主力先行战略性东撤,难道不能延续残局吗

自是可以的,但——

这一夜之间,从志在必得的火攻反击到水师尽丧、樊港易手,败得是如此彻底,如此迅雷不及掩耳,直接将南唐君臣上下最后一点负隅顽抗的心气也砸得粉碎。

在那一瞬间,这种恐慌感甚至直接让武昌城内所有君臣将佐产生了绝望,更唤醒了他们对北朝那位的刻骨恐惧。

人心沦丧,已至如此境地,以至于当钱元球、钱元珦惊闻钱镠举国归顺北朝的噩耗,失态惊呼质疑时,假李甚至来不及深思,也顾不得什么安抚盟友、大局为重的考量,在那极度的惊怒与一种近乎癫狂到必须需要发泄的惊惧驱使下,竟当场拔剑,将钱氏兄弟立毙于城头!

这一剑,与其说是惩处叛贼,不如说是假李不得不用这般手段来压制自身的恐惧,以至于连表面上的君臣纲常、盟友情谊都已无力维持。

这般的君主,又如何能指望麾下将士在绝境中迸发出誓死效忠的勇气

故而,假李和徐温这两位名义上的君与臣一旦决定弃城而逃,武昌城中,又还有几人甘愿钉死在这座注定沦陷的孤城,为他们的君主逃亡拖延时间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在假李、徐温带着主力部众与城东港口残存的舰船仓皇乘夜东逃之前,他们也确实留下了一部还算精锐的兵马,委任了一名主将,嘱其死守武昌,哪怕能多拖延北军一日也是好的。

然而,当假李等人甫一出城东逃,北军先锋的战船刚刚在江面升起劝降旗号,留守武昌的南唐将士甚至顾不得自己的妻儿老小尚在扬州为质,便在一种集体性的求生本能驱使下,直接哗变献城。

值得一提的是,那位其实同样想投降的主将,根本来不及解释,就被乱兵砍下头颅。俄而,武昌城门洞开,这些曾经的南唐精锐便持着这个首级,向不可战胜的北朝王师乞求活路。

北军便兵不血刃,如此接管了武昌。

但萧砚并未入驻城内,只是直接传令史弘肇、余仲、王先成等各部,立刻以武昌为新的跳板,水陆并进,沿着浩荡长江,展开对溃逃南军的千里追杀。

而假李、徐温一行人逃出武昌过后,甚至不敢在任何一处沿江口岸登陆,只能蜷缩在颠簸的舟船之上,如同惊弓之鸟,惶惶然顺流东下。

事实上,他们的这个选择竟然意外的明智。

随着败军顺江而下,勉强站稳脚跟后,坏消息便接踵而至。

先是鄂州守军在听闻武昌陷落、水师覆灭的消息后,最后的抵抗意志瓦解,主将自杀,残部献城投降;紧接着,长江东岸的兰溪、蕲州、永宁、蕲口……长江西岸的永兴、青山场院等残存县镇纷纷易帜,向北朝望风而降。

这些投降北朝的将领会受到如何处置暂且不提,所有人只知道,一夜之间,北朝的领土,竟直接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沿着长江两岸急速向下蔓延,甚至半点不比他们的速度慢。

于是,败逃的船队甚至一度惧怕下游扼守鄱阳湖口的江州(九江)在听闻战报后,也会未战先降,甚而直接将他们堵住献给北军,故船队竟然不敢有片刻停歇,只能拼命赶路。

好在直到他们狼狈不堪的驶入江州水域,发现此地尚在南唐控制之下后,才勉强喘了一口气,而直到这个时候,身后无论是岸上还是水面的北军锋镝之声亦才堪堪止息。

经此一夜溃败与一路逃亡,曾经号称带甲数十万、横跨江淮,几乎掌控半壁江山的南唐,在蕲州境内,除了依托大别山余脉险峻地势而暂时幸免的黄梅城还未投降北朝外,以鄱阳湖为界,整个长江的中上游,竟已尽数失手!

而便是所谓的江东之地,随着吴越举国归附中原,李茂贞以奇师兵临金陵城下,整个江东,都直接被腰斩成两半!

此战之下,莫说是什么南唐震动了,假李和徐温在颠沛流离的船上合计了大半天后

最新小说: 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背欺里火宿 九娘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火烧黎明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病娇总裁的黑月光又重生了 铠甲:天道赐我威麒印 网游:在我眼里,你全身都是弱点! 破怨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