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立马吴山第一峰(五)
扬州城内的长街上,尸骸狼藉,伤者的呻吟在雨声中断续起伏,更衬出这片刻死寂的诡异。
方才还在舍生忘死搏杀的各方人马,此刻如同被施了定身咒,开始惊惶且又迷茫的错愕起来。
江北的号角声并非来自单一方向,而是自西向东,沿着浩瀚江面层层推涌而来,最终汇成一片笼罩天地的巨大轰鸣,将城内所有喊杀与喧嚣都压了下去。连雨水似乎也在这磅礴声势前怯了场,变得细碎飘忽。
长街上,残存的宫卫、倒戈的黑云都士卒、徐温的部曲,以及那些一直被裹挟在乱军中惊惧失措的官员,都不由自主的停了手,循着那撼动心魄的声响,愕然望向北面天际。
一道道粗黑的狼烟烽火,前赴后继的蹿升,在阴沉的天幕上迅速蔓延,仿佛要将整个江南彻底覆盖。
烽火连天。
但这不仅仅是江防各处示警的讯号,那狼烟的数量、升起的密度与速度,更像是一种磅礴无匹,足以碾碎一切城垣坊巷间私斗的宏大压力。
在这股压力面前,扬州城内方才还你死我活的争斗,顷刻间便显得渺小、荒唐且不合时宜起来。
望楼上,徐温扶栏的手背青筋隐现,脸上的肌肉微微抽搐。方才听闻李嗣源指认后好不容易重新冷静下来的阴沉面容,此刻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变惊得一颤,难以抑制的浮现出鲜少有过的惊悸。
他极目远眺,下意识的想要试图数清狼烟的确切数目,看清烟柱下的具体军情,但雨水和距离模糊了一切,只将那铺天盖地的压迫感,如此清晰的传递过来。
而后又是在一瞬间,徐温就做出了判断。
这已不是北朝寻常的边境摩擦或试探性进攻,这是北面那位筹备已久、志在必得的全面南征。其兵锋之盛,规模之巨,已远超以往任何一次。
与之相较,扬州城内这点权柄争夺,以及所谓的君臣名分,在此等灭顶之灾面前,顷刻间就已显得可笑而微不足道。
若再内斗下去,无需北军破城,他们自己就会在这无谓的消耗中流干最后一滴血,最终只能一同沦为阶下之囚,刀下之鬼。
江南,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他猛地收回目光,视线扫过楼下混乱的街巷。
张颢的尸身被挑在枪尖,已然凉透;那与李星云一般无二的骑士正同样仰望着北方的狼烟,眉头紧锁,但其身后就是倒戈的黑云都士卒,和那些气息精悍的不良人。
更远处,石瑶、李嗣骁等人虽未明确表态,却也明显隐隐以其人马首是瞻。
而后,徐温又看了眼一旁面无人色的李嗣源。
假李麾下的这股力量,不容小觑。尤其是在此刻,城内兵马因混战而建制混乱、人心惶惶之际,这股骤然发难便能袭杀张颢、搅动风云的力量,反而成了可以借重的棋子。
至于李嗣源方才声嘶力竭揭发此人身份真假……在江北滚滚而来的铁蹄面前,是真是假还重要吗
而与之相反,李嗣源这条丧家之犬……
“楼下那位……陛下!”
于此寂静之中,徐温竟是第一个打破寂静的人。他见众人目光汇聚而来,便捋须和气一笑:“北寇大军压境,国难当头!凡我大唐臣民,岂能再同室操戈,自毁干城”
不得不说,徐温这一声陛下喊的确实极其自然,仿佛方才的殊死搏杀只是一场误会,此刻才拨云见日一般。
“臣等愚钝,竟未能及时洞察陛下深意。张颢此獠跋扈,挟持吴王,离间君臣,其罪确凿,人神共愤!陛下隐忍多时,临机决断,亲诛此国贼,实乃霹雳手段,大明之举!臣徐温,拜服!”
说着,徐温便顺势向着假李的方向深深一揖,姿态放得极低。身后一众心腹虽内心惊涛骇浪,但见主公如此,也只得压下疑惑与猜忌,纷纷躬身附和。
假李骑在马上,长枪仍挑着张颢的尸身,他先是一怔,但马上就对徐温这番转变心知肚明起来。镜心魔在他身后哼笑了一声,似在嘲讽徐温这老狐狸的见风使舵。
而徐温也只是继续道:
“不过。陛下,北虏汹汹而来,声势浩大,非举国同心不能拒。扬州城内兵马,经此骚乱,也需得尽快整肃。臣不才,尚可尽力节制,以供陛下驱策;此外,为防不测,臣亦已先遣犬子知训,急赴金陵调黄头军万余人星夜来援,旦夕可至。故当务之急,是稳定城内人心,统筹各方力量,共御外侮,陛下以为如何”
假李闻言,眼眸一闪。
徐温这番话说的很明白,无论如何,北军的威胁才是实实在在的。
假李虽趁机斩杀了张颢,但并未完全掌控扬州,徐温在城中的势力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城门也仍然被他控制,甚至黄头军也在来援的路上。
假李若是此刻与徐温硬拼,只会两败俱伤,然后一起被北军碾碎。
徐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