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行钦等虎将亦被外调,身边不过数百人可用,然其最终结果如何
那位于朱温眼皮底下,仅凭数百亲卫,便敢发动兵变,控制宫禁,擒杀朱友珪,一举奠定大局。彼时,他不过区区一冠军侯,更远不及今日陛下之大义名分,难道不知其中风险又难道不知朱温旧部不是易与之辈
然其胜在果断,胜在出其不意,更胜在敢于倾力一搏!其所恃者,非惟兵甲之利,更在‘快’、‘准’、‘狠’三字!陛下今拥近千虎贲,皆百战锐士,更兼大义在手,岂反不如当日之冠军侯,竟要坐困愁城,任人宰割乎”
司马晦提及萧砚旧事,言语间虽没有太多奉承,但脸上那道激昂之色,那股心潮澎湃感,却分明只恨不能亲历当日汴京之事。
而他这般一个言语,也径直在众人脑海中勾勒出那位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执剑掌控自身命运的盖世身影,不由自主的令人心折。
李星云胸膛剧烈起伏。
困守宫中,上饶、林轩、吴王……所有人都将因他的迟疑而陷入万劫不复。
拼死一搏,纵然希望渺茫,至少……
一旁的张子凡深吸一口气,脸上亦是再无彷徨。
他重重握住李星云的手臂,斩钉截铁道:“李兄,司马先生所言,已是唯一生路!徐温既已毫不留情,你我便再无退路!唯有力战求生,或可护得亲人周全,为江南争一线清明!张子凡愿随李兄征战,万死不辞!”
“主动杀出去”李星云猛地睁开眼,咬牙道。
“正是!”
司马晦语气斩钉截铁:
“徐温料定陛下顾忌亲情,必以为我等不敢先发,此正是我等可趁之机!陛下持名分大义在手,宫中近千忠勇,皆是以一当十之辈。黑云长剑都中,王庚乃我等内应。一旦动起手来,陛下高举‘诛权臣、清君侧’之旗,城中观望者众,徐温麾下也未必铁板一块。速战速决,直扑贼首,大局可定!”
届时,皇宫这边杀声一起,全城必然震动,看守吴王府的钟泰章、米志诚焉能不分心张天师那边亦可因此觅得一线救人之机!”
司马晦喘了口气,继续语速极快的出声:
“反之,若陛下困守宫中,则是自陷死地。徐温可从容调集大军、乃至金陵方向的兵马来援。届时重重围困,陛下纵有千般智勇,又如何能抗数万大军吴王府更是砧板上鱼肉,徐温随时可下毒手!陛下,拼死一搏,尚有生机;坐守待毙,唯有死路一条!百姓之虑,战后我等竭力补偿便是,此刻绝非犹豫之时!”
殿内落针可闻,李星云脸色紧绷,目光扫过众人。
石瑶垂眸不语,姿态却已是默认。李嗣骁眼中战意燃烧,明显只待一声令下。张子凡站在李星云身侧,只是用手轻轻按在他微颤的手臂上。
感受着手臂上挚友传来的力量,李星云只觉一股滚烫的血气直冲顶门,他猛地回身抽出那柄仿制的龙泉剑。
“好!与其引颈就戮,不如血战求存!就依司马先生之策,即刻准备,趁百官候朝时,我等率众杀出宫门,诛杀国贼!”
“谨遵旨意!”四人齐声应道,而后迅速转身离去。
卯时三刻,皇宫前面的广场上,得到朝会通知的文武百官已陆续抵达,三五成群,低声交谈着,有人甚至还不时发出几道笑声,俨然对城中夜中的变动一无所知。
一些敏锐者或许察觉到今日宫门守卫的眼神格外冷厉,气氛不同往常,但也只当是局势紧张之故。
而徐温、张颢等核心党羽久久未曾现身这种事,也没人当回事,所谓权倾朝野,二人向来都是掐着点最后来的。
及至卯时四刻,宫门还未如常开启,官员们才渐渐有些奇怪起来。
不过就在这时,宫门忽然发出“吱嘎”巨响,被缓缓推开一道缝隙,旋即彻底洞开。
李星云的身影出现在门后。
他一身甲胄,手中龙泉剑虽非真品,亦出鞘半尺,青锋逼人。张子凡、石瑶、李嗣骁分立左右,身后是黑压压一片甲士,刀出鞘,弓上弦,持盾而立,鼓鼓杀气瞬间弥漫开来。
百官愕然,嘈杂声戛然而止。
李星云扫过众人,运足内力,朗声开口:
“徐温、张颢二贼,狼子野心,把持朝政,构陷忠良,软禁宗室,祸乱朝纲!今更欲行篡逆之事,挟天子以令诸侯,实乃国之大贼!”
百官顿时哗然,人人色变,不知所措。
“朕既乃江南共主,岂容权奸猖獗今日,朕当亲讨国贼,以正国法。众卿皆为国家栋梁,此刻便随朕左右,暂避锋芒,待朕诛杀国贼,肃清朝堂,必还江南一个朗朗乾坤!”
话音未落,甲士们已然持盾上前,“护送”着目瞪口呆的百官向宫门内退去,一些见状不妙还欲逃跑的官员,如钱元球、钱元珦等人,更是直接被用刀架住,拽入军阵之中。
在这一过程之中,埋伏在宫门之外占据有利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