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晋王武功(一)(2 / 3)

来的几缕鲜血,声音一时都被惊得刺耳起来。

几个照料马匹懒洋洋坐在石头上歇息的侍从也惶然而起,又惊又愣。毕竟于这些人而言,石敬瑭可一向就是个彬彬有礼的文弱书生,何曾见过他此等凶悍模样。

石敬瑭却理也不理这些人,只是折身对着李嗣源抱拳行礼下去:“泰山大人,所谓事有缓急,不说此人如何能寻来此处,便是指使他来送此信的人也有些昏暗不明,目的更是不清不楚。小婿曾闻娆疆蛊术有一寻踪觅迹之法,纵然只是传闻,然如此情景下,小婿以为,宁可错杀也不肯放过!保险起见,泰山大人还请速速离开此地,切莫给他人留有机会!”

石敬瑭这一剑过去,连李嗣源都难免稍稍错愕,不过眼中马上就有一道忌惮之色闪过,而后苦笑一声,走过去扶起石敬瑭。

“贤婿用心良苦,为父岂能不知,当下境遇,何须贤婿如此解释只是这杀人到底未免太果断了些……唉,不说他了,为父现今身陷此局,只怕插翅也难走出三晋了,贤婿还且带着九弟等人自去吧。如若不然,只怕亦要被为父牵连。”

李存忠几人早在一旁听的云里雾里。且说太原发生了大事,消息毕竟还未传出来,几人就算是脑洞再大也难以想象到李克用会突然对李嗣源下死手,这太匪夷所思了。

“大哥,你与贤侄这是……”

“你且自看吧。”

老九的忠心李嗣源还是信得过的,他将帛书拿给李存忠后,又兀自带着满背凉意开始捋起八字须来,一双细眼微微转动着,不动声色审视着除却李存忠的另外几人,简练提取了帛书上的内容讲给他们听。

众人瞬间慌张起来,李存忠更是又惊又怒,道:“晋王这是莫须有!”

“岳父大人,切莫说什么牵连不牵连的言语。”石敬瑭苦笑一声:“小婿侍奉岳父多年,早已互为一体,难道离了岳父,小婿就能不受晋王猜忌么”

“尔等大可拿我这一颗脑袋回太原。”李嗣源认真道:“义父只是想让我死,尔等只要将我的首级带回,便是大功一件,亦可上表忠心。”

“大哥!”李存忠终于反应过来,沉声道:“大哥何必丧气不说送信这人是不是如贤侄所言那般引了招子来,就算真的背后跟了尾巴,大哥难道就甘心束手就擒么,这本就是晋王不分黑白!”

“然也。”石敬瑭在一侧不动声色道:“通文馆遍及三晋,此番不过出了太原一事而已,岳父大人焉能就此罢手小婿以为,岳父大人应趁各地还未先入为主,抢在太原之前将各地的实力能聚一些,便多聚一些。只要手中有了筹码,不仅是岳父与小婿的家人在太原可平安无事,就算是去投效秦王,亦能不受轻贱。”

“况且。”石敬瑭继续道:“太原那位岳父的替身既已侥幸脱困,晋王的注意力也自是首先放在他身上,如此正好给我们留了抢占时机的余地……”

其实说到这里,李嗣源方才全身感觉凉透了的惊惧感已然镇定了下来,不过是在对谈间环顾几人的细微动作而已。

能跟随他出入阴山并一直带在身边的,自然是心腹中的心腹,但他素来讲究一个道理,万般小心,才是能在乱世中保住身家性命的唯一准则。

好在这些年的培养不是无用,起码在如此境遇,众人还依然能对他李嗣源保持忠诚。

“贤婿以为,为父当去投效秦王”

“为今之计,唯有投效秦王。天下英雄,唯有秦王不惧晋王威势,如赵王王镕、北平郡王王处直及楚王、吴王等辈,只怕会在晋梁之间摇摆,纵使投效过去,恐怕亦有性命之忧。”石敬瑭半点犹豫都没有,叉手行礼道:“然小婿愚见,秦王虽然千好万好,岳父大人却不可如此去投效秦王。”

“贤侄是讲,待价而沽”李存忠马上发问。

李嗣源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直接愁眉苦脸的否决道:“如今境地,我们哪里有待价而沽的余地。”

“岳父大人高见。”

石敬瑭尽可能的言辞精简:“秦王麾下已有夜不收,纵使岳父大人携带通文馆余部去投,想必也难有作为。且说秦王之前对岳父青眼相看,乃是因为岳父能对世子造成威胁,未必就是什么好心。眼下岳父沉浮于此,很难讲秦王会不会转变观念……之前岳父不是猜测梁朝近几年当会休养生息吗,万一秦王想借机与晋王缓和局势,那我等岂不更有性命之忧”

“贤侄所言有理。”李存忠虽只与萧砚见过一面,但印象何止深刻,遂急忙道:“大哥,那萧砚……秦王实在难以揣摩,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那……”李嗣源心神一动,看向石敬瑭:“贤婿是说”

“漠北太后,述里朵。”石敬瑭镇定道:“草原如今已有分裂之相,而李茂贞彼时携鸦儿军上阵,必是早已与晋王联合,耶律剌葛那边一定是去不了的。岳父大人固然不久前才与述里朵交恶,然只是因为当时立场不一罢了,岳父而今若是携通文馆残部去投,述里朵必然大喜,岳父也知这位漠北

最新小说: 不学鸳鸯老 火烧黎明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九娘 铠甲:天道赐我威麒印 破怨师 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回到汉朝当大佬 背欺里火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