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两月前有过与晋国交恶自断其臂的昏招,但这一月交战,其人领兵分明老成,此番既然敢主动出击,绝不是破釜沉舟那么简单。”
王宗贺皱起眉:“按照预测,岐营存粮已然不多,李茂贞如果不想弃凤翔城而走,只有主动野战寻找我军破绽这一条路可选。岐军几日来都太过安静,未尝不是在做破釜沉舟的准备。说不得他们已经把存粮吃完了……”
王宗侃十分镇定,仍只是兀自在那里思索,就算是外间斥候不断回报,说岐军已经逼近东营也丝毫不为所动。
王宗贺有些着急,在他看来,岐军自寻死路,当下就是歼灭他们最好的时机,更别说还省去了拔寨攻营的难度。
“侃帅,就算是要让东营闭寨自守,我们也不能如此干看着岐军在外面耀武扬威吧”
王宗贺突然心中一动,继而建议道:“我们几万人马在这凤翔城下,还能让几千岐军欺负到脸上不成侃帅准末将千余骑兵,末将绕道去占了岐军的大营,李茂贞不是全军出战吗,我看他还要不要那座王八壳!”
这条建议确实不错,此番蜀军几万人齐聚在凤翔城下,之所以打起来还略显畏手畏脚,就是因为岐军在凤翔北面的城外还立了一座大营,若是蜀军攻城,彼处就可出营策应。
故两月来,那座岐营一直都逼迫着蜀军,让他们一直都要分出心神防备着岐营中的岐军会不会在他们攻城时突然杀出营来。而由于岐营中亦有规模不算小的兵马,蜀军几次攻营不下,反而挫了士气,才一直僵持到现在。
如果能一举捣毁凤翔城北的那座大营,不说能不能把那岐王亲领的几部兵马都全歼在凤翔城下,只要岐军没了大营,他们就只有弃凤翔而北走了。
一时之间,王宗侃有些意动。
但对于王宗贺索要千余骑兵绕道去断绝岐军后路这一请求,他又难免踌躇起来。
蜀国虽说设有“马军”编制,但由于蜀地缺乏优良战马,规模一向较小,骑军多数时间都只是用于侦察、传令和遮护精锐主力侧翼所用,几乎从未用于主力野战。
连中原霸主大梁在没有得到河北之前都极为缺乏骑兵,何论蜀国,所以就算是在这战兵高达五六万的北面行营中,马军也不过只有两千来号,向来都是王宗侃的心头肉,随便折损一员都心疼的不得了。
蜀国不但缺马,亦缺乏精锐骑兵,对比北地动辄就是几千上万的轻骑突进,蜀国可谓严重缺乏运用骑军的经验和主动性,真正称得上精锐的,可能还是追随皇帝王建入蜀的少量骑兵元从,但就算是后者,当下都已老了,不堪得用。
此战蜀军几万人打岐军万人还受到掣肘,有一个原因正是基于蜀军没有和岐军马军正面相抗的同等实力。
若是划千余骑给王宗贺,主营这边更失去主动性是小,如果王宗贺出了意外,那才是难辞其咎,恐怕皇帝那里都要亲自过问。
见王宗侃难得的迟疑起来,王宗贺却也知晓轻重,并无急躁,只是摊出五根手指:“五百骑,侃帅准末将五百骑,定为侃帅拿下岐营!”
“罢了。”王宗侃不禁叹气:“若能拿下岐营,便断了李茂贞的退路,事关重大,保险为上,去领一千骑吧……攻下凤翔,岐国的几个马场就都能归属我军了,是本将差点因小失大了。”
主意已定,王宗侃反而不再犹豫,知晓战机转瞬即逝,当即便遣王宗贺领骑军出营。
王宗贺旋即而去,便有军机秘书询问:“侃帅,东营那边……”
“武功县那边,可有使相的消息传回来”王宗侃不急于眼前,东营有东路军招讨使王宗佑亲自坐镇,营中还有二十来个指挥共计万余兵马留守,岐军除非能飞天,不然对东营造不成什么威胁。
至于使相,便是西路军招讨使唐道袭,其应杨师厚的邀请,正领西路军去围堵据说就驻扎在武功县的大梁宋王亲军定霸都。
那军机秘书摇了摇头,王宗侃便沉声一摆手:“凤翔已是囊中之物,不可多于岐军纠缠,以免正中李茂贞之诡计。而梁人如芒在背,当下需保留实力,谨防梁人坐收渔利。”
帐中几个参议和将领便纷纷拍马屁道:“侃帅用兵持稳,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真乃名帅风范。”
王宗侃无意纠正他们这些断章取义的谄媚之辈,只是皱眉看着地图,暗自思忖岐军的动机到底是什么。
“岐军莫不是想寻机会入凤翔……”角落里突有人默默出声。
旁边便有人讥讽道:“入凤翔何为那岐王若真入了凤翔才是天大好事,若没他在城外与凤翔呼应,这仗岂能打到今日进了凤翔,这岐军,可就成了瓮中之鳖了,张子美,你脑袋蠢了不成”
王宗侃皱眉,抬眼望过去,便正见大帐角落有一着绯袍的五旬瘦弱老叟这会闻及那人讥讽的话,嘴唇嚅嗫了下,却最终只是看着那人没出声,复又低头去整理着手中的案牍。
那老叟名作张道古,字子美,还是唐昭宗景福年间的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