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机场的广播里响起航班抵达的提示音,苏晚秋推着行李车走出通道,迎面扑来的是熟悉的湿热空气。她深吸一口气,鼻腔里满是家乡特有的气息——海风的咸腥混合着路边摊的烟火气,比任何香水都更让人安心。
“晚秋姐!这边!“小林的声音穿透人群,她穿着鸿霓最新款的工装衬衫,在接机口拼命挥手。
郑雅婷站在她身旁,金丝眼镜后的眼睛带着笑意。更让苏晚秋意外的是,李桂芝和苏大海也来了,母亲手里还捧着一束新鲜的茉莉花,洁白的花朵在暑气中散发着清香。
“妈!爸!你们怎么来了?“苏晚秋小跑过去,一把抱住父母。
李桂芝轻抚女儿的发梢,目光落在她无名指的戒指上,眼圈瞬间红了:“陈老师打电话说了,我们...我们高兴。“
苏大海搓着手,黝黑的脸上满是喜悦:“好,好啊!陈老师人实在,靠得住。“
回程的车上,小林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晚秋姐,你不知道现在鸿霓多火爆!《Cosmopolitan》那篇报道出来后,香港、新加坡的订单多了好多!王师傅带着刺绣组天天加班,连上次进厂的女工都能独立负责盘扣了。“
苏晚秋望向窗外,深圳的街景飞速后退。短短两周,这座城市似乎又有了新变化——远处几栋正在施工的高楼又拔高了几层,街边的商铺换了崭新的招牌,连行人的衣着都更加鲜艳多样。
“对了,“郑雅婷从前排转过头,“陈志远先生来过厂里,说想请你回来后去家里吃顿饭。“
苏晚秋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戒指。这顿饭的意义不言而喻,作为陈家未来的儿媳,她将正式踏入那个书香门第。
“别紧张,“李桂芝似乎看出女儿的心思,轻拍她的手背,“陈老师父亲很喜欢你,上次来家里时就说过了。“
车子驶入厂区,苏晚秋眼前一亮——新厂房前的空地上,几十名女工整齐列队,手里的横幅写着“欢迎回家“四个大字。
“你们...“她推开车门,声音有些哽咽。
王淑珍走上前,将一条亲手绣的红色披肩搭在她肩上:“苏厂长,大伙儿听说你要回来,自发组织的。“披肩上用金线绣着凤凰纹样,针脚细密均匀,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女工们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问着纽约的见闻。沈墨兰挤在最前面,手里捧着个绣绷:“晚秋姐,我按你教的方法试了影绣,周师傅说可以用了!“
绷架上的竹叶轮廓朦胧,远看如水墨晕染,近看才能发现细密的针脚变化。苏晚秋接过绣绷仔细端详,惊喜地发现沈墨兰还创新性地加入了渐变色的丝线,让竹叶在光影下呈现出微妙的层次感。
“太棒了!“她由衷赞叹,“这批纽约带回来的新设计,就交给你负责打样。“
沈墨兰瞪大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可以吗?“
“当然。“苏晚秋环视众人,“这次去纽约,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传统工艺要创新,必须给年轻人机会。从今天起,我们要选拔有潜力的新人重点培养。“
女工们兴奋地交头接耳,几个年轻姑娘眼睛亮了起来。
办公室里,郑雅婷将厚厚一摞订单推到苏晚秋面前:“按你的要求,我筛选了利润最高的二十个客户,但就算这样,也不确定产能还能不能跟得上。“
苏晚秋翻看着订单明细,香港利丰的追加订单、新加坡百货公司的独家代理请求...鸿霓真的走上了国际舞台。
“这几天新招进来的五十个人培训得怎么样了?“
“基本技能都掌握了,但高定工艺还差得远。“郑雅婷推了推眼镜,“不过有个好消息,深圳大学服装设计系愿意跟我们合作,开设传统工艺选修课,邀请我去讲课,可以安排咱们厂女工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