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苏晚秋注意到她手边的绣样——几片竹叶错落有致,针法虽不复杂,但构图却别具韵味。“这竹叶的排布很有意境,是你自己设计的?“
沈墨兰点点头:“我父亲是国画老师,从小跟着学了些构图。“她顿了顿,声音轻柔却坚定,“听说鸿霓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结合,我很想学习。“
苏晚秋心头微动。这个姑娘既有扎实的基本功,又有艺术修养,正是鸿霓需要的新鲜血液。她拿起沈墨兰的绣样仔细端详,发现竹叶的轮廓竟用了类似她在苏州学到的影绣技法,远看是整体,近看才能发现细密的针脚变化。
“你以前接触过影绣?“
沈墨兰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苏厂长好眼力。我外婆是潮绣传人,小时候教过我一些老针法,不过现在厂里都用机器绣花了。“
她的声音渐渐低下去,带着几分遗憾。苏晚秋想起自己穿越前见过的那些机械化生产的绣品,虽然工整却缺少灵魂。而眼前这个姑娘手中的竹叶,每一针都带着手作的温度。
“设计最重要的是眼光和感觉。“苏晚秋微笑道,“你的绣样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至于技术,可以慢慢学。“
筛选持续了一整天。最终,五十二名新员工脱颖而出,其中不乏曾在国营厂工作过的熟练工,还有几个美术专业的学生,对色彩和纹样有独到见解。
“这下产能应该跟得上了。“郑雅婷整理着新员工的资料,“不过厂房确实不够用了。“
苏晚秋望向窗外。现在的厂房还是去年扩建的,已经挤得满满当当。新招的五十人一进来,连缝纫机都得轮流用。
“陈明辉的新厂房设计图你看过了吗?“郑雅婷突然问。
“看了,但最快也得两个月才能建好。“苏晚秋揉了揉太阳穴,“眼下只能先租用隔壁的仓库,临时改造成车间。“
正说着,电话铃声响起。苏晚秋接起来,听筒里传来陈明辉的声音:“厂房的事有办法了。深建集团在南山有栋闲置的旧楼,稍微改造就能用,明天带你去看看?“
苏晚秋眼前一亮:“太好了!明天一早我去找你。“
挂断电话,郑雅婷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陈建筑师挺上心啊。“
苏晚秋耳根一热,低头整理文件:“他是股东嘛,当然关心厂里发展。“
郑雅婷笑而不语,转身去安排新员工的培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