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听见动静就醒了。“李桂芝帮她按摩着颈椎,“你这孩子,从小就这样,认准的事拼了命也要做。“
苏晚秋靠在母亲肩头,突然想起2023年的自己——那个为了赶时装周通宵三天,最后倒在货车前的拼命三娘。原来有些特质,穿越时空也不会改变。
“妈,咱们的订单还差多少?“
“和服腰带全做完了,郑先生的样衣还差二十件。“李桂芝忧心忡忡地望向窗外,“听说最近又有新政策...“
苏晚秋翻开秘典,耳鸣声中勉强辨认出新出现的文字:“1982年出口政策变动预警“。她心头一紧,这和林志强最近的动向有关吗?
“林志强收购了前进服装厂?“周玉梅的惊呼引得路人侧目。张建军急忙把她拉到巷子里,从怀中掏出张皱巴巴的图纸:“我战友画的,三家厂位置刚好包围咱们。“
苏晚秋盯着地图,寒意顺着脊背爬上来——林志强这是要断她原材料和客户的路!前进厂控制着本地棉布供应,另外两家则垄断了通往广州的运输线。
“建军哥,能联系上你那位战友吗?“她突然问。
张建军点点头:“他在轻工局开车,经常接送领导。“
“帮我打听件事。“苏晚秋压低声音,“最近有没有关于“来料加工“的新政策?“
退伍军人独臂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转身消失在晨雾中。周玉梅急得直跺脚:“咱们得赶紧找新供应商啊!“
“不急。“苏晚秋翻开秘典,尽管耳鸣加剧,她仍强忍着查看最新信息,“先完成手上订单,郑先生月底要来验货。“
郑裕成验货那天,十五个女工站得笔直。车间里飘着淡淡的樟脑味,每件成品都熨得一丝不苟。
郑裕成若有所思地摩挲着腰封,突然转向李桂芝:“李太太,听说您毕业于华东纺织工学院?“
李桂芝手中的软尺掉在地上。这个埋藏二十年的身份,竟被港商一语道破。
“不必惊讶。“郑裕成微笑,“我六十年代常去上海采购,对“鸿翔“的工艺再熟悉不过。“他指着样衣上特殊的归拔工艺,“这种手法,全中国只有宋教授的嫡系传人会用。“
合同签署仪式在县招待所举行。郑裕成将钢笔递给李桂芝时,老人家的手抖得厉害,签下的“李“字歪歪扭扭。苏晚秋握住母亲的手,帮她完成签名,恍惚间仿佛托起了一个沉沦多年的梦想。
“合资厂就叫“鸿霓“如何?“郑裕成提议,“取“鸿翔“的传承,加“霓裳“的新意。“
李桂芝的眼泪砸在合同上。苏晚秋紧紧搂住母亲肩膀,在众人掌声中,她看见窗外的木棉花正开得如火如荼。
没人注意到,招待所对面的茶楼里,林志强正用长焦镜头拍下这一幕。他身旁坐着面色阴沉的赵卫国,两人面前的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头。
“按计划进行?“赵卫国低声问。
林志强冷笑:“等外资到位,一网打尽。“
窗外忽然刮起大风,吹落一地木棉。鲜红的花瓣粘在茶楼窗玻璃上,像极了斑斑血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