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等入关后一定会清算他们,现在先稳着,免得他们跑路。
倒是近在咫尺的鲁地孔氏,非常沉得住气。除了以前想强取豪夺玻璃和肥皂(香皂)生意的时候打过桌面下的交道,之后的正常生意往来都是孔氏的下人或者手套出面。
现在连朝堂上的阁臣都有给何雨柱写言辞暧昧的信件的,但孔氏依然稳坐钓鱼台。
没有千年的王朝,却有千年的世家,这个被皇帝和读书人捧了一千多年的世家确实傲气。
他们其实也看到了危机,金州镇的教育体系跟上千年的传统模式截然不同,而何雨柱将鲸吞天下已经是有识之士的共识。
已经有少数声音要求向金州镇靠拢,主动融入新的模式,在新的体系里面占据位置。
但掌权派坚持认为,孔氏是天下读书人的榜样和招牌,谁当皇帝都得把这块招牌供起来,以收拢士子之心。
当年作风强硬的洪武怎么样?孔家家主对他嗤之以鼻,拒绝前往南京拜见,他不还是要下旨册封衍圣公?
都安心啦,接着奏乐,接着舞!
孔氏觉得高枕无忧,崇祯却近乎摆烂了。
西北和东北都有重兵压境,支应这两个地方的防线就已经彻底拖垮朝廷的财政,而国内的农民军已经从陕西蔓延到山西、山东、河南、四川、湖北等地。
一开始的农民军都是乌合之众,被卫所兵都撵得像兔子一样到处跑。
后来农民军不断成长,不断吸纳投降或者因粮饷问题逃跑的官兵,慢慢地能跟官兵打得有来有回。
崇祯八年(1635年)连凤阳皇陵都被农民军烧了,朱由检第一次下罪己诏。
崇祯十年(1637年)北方大旱,朱由检向上天祈雨不得,又下罪己诏。
这次大旱金州镇治下靠机井都面临粮食极大减产,幸亏有往年积蓄的陈粮和海外粮仓络绎不绝地运粮食回来,才没有让一个人饿肚子。
并且还趁机吸纳了大量关内难民,这种大天灾下,各地官员都不再限制难民出关,反正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种种因素累积之下,朱由检现在是真的觉得回天乏力,看清了自己和朝臣的能力,就等不知道哪天不知道哪路反贼来攻破京城了。
皇帝做到这份上是真没意思啊,吃不到好的,穿不了好的。
“我对权力没有兴趣,我最快乐的啥时候就是当王爷的时候,那时候我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