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和造型各异的玻璃瓶、玻璃杯了。
东西运到京城,交给李修言悄悄往外卖,不能暴露是金州这边产的。
玻璃杯一两银子起,一尺的玻璃镜50两银子起,赚的就是权贵富商的钱。
以后被人发现原料只是便宜的沙子了也不怕,那时候他怎么也能做到东北王了。
玻璃器皿出来了,生物实验室就可以建立了,何雨柱搜罗来的大夫和医疗向的女兵,可以用显微镜真切地看见细菌的存在,接下来的医学研究才好推进。
明末几乎年年都有“大疫”,天花、鼠疫横行,崇祯年间的鼠疫据说造成北京死亡超过20万人,其它地方也是“死有十九”、“死不隔户”、“路无人行”。
医学实验室已经开始验证牛痘的安全性以及青霉素的制备,等以后当了皇帝,何雨柱要开启对所有中药的双盲测试,有用的留下来发扬光大,没用的统统扫入历史的垃圾堆。
他前几世受够了网络上的无聊争论,全盘否定中医中药的煞笔和把中医中药神话的沙雕,都该下煤矿!
水泥厂目前产量很低,也没有扩大的打算,产品只用于这些工厂的建造和前线城池的修理,铺装路面那些暂时还不急,不能传出去,给天下的大势变化增加变数。
他现在的势力还很难拒绝明廷的正当性要求,一旦跟明廷反目,他就会变成三方布置策想圈踢的那个目标,后金还会加入进来成为第四方。
船厂目前还是只做沙船,因为何雨柱已经在带人研究蒸汽机了,等产品成熟就开始造钢铁大舰,木船终究是要淘汰的。
初级蒸汽机和后续进阶版本的图纸全都有,就剩制造蒸汽机的几大难关:材料强度、密封性、制造精度。
目前炼钢厂投产已经解决了材料问题,空间里的几百亩热带植物园里的橡胶树能解决密封性问题,制造精度就要靠各种机床的不断迭代升级了。
之前何雨柱已经带着一些工匠和学徒验证了磁生电和电生磁的事,制造了一款小型发电机,可以用人力带动也可以用风车带动,产生的电力够点亮一个小灯泡。
目前电力实验室的工匠已经带着人去沙河和登沙河勘探地形了,准备建造一个小型的水力发电站,为金州的工业插上翅膀。
在工业体系里,各门类往往是相辅相成的,有了电和钢铁,就能造机床了,有了机床提升制造精度和效率,又能反哺能源和材料方面。
等机床精度比较高、钻头品质过关的时候,就可以制造口径不一的无缝钢管了,用金属风暴奏响骑射的葬歌。
化学实验室的人虽然还不是那么理解元素是什么,但死记硬背总是会的,现在已经可以少量制备雷酸汞和硝化棉。
现在只等材料取得进步后推进合成氨工业,火药、炸药才能进入规模化生产,到时候也能催生化肥产业,提高作物产量,养活更多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