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些都是候鸟,为了未雨绸缪应对冬季可能的降温,何雨柱还在湖边用稻草和麦秸做了一百多个窝,做成球形,侧面留一个口子进出,针对各种鸟的体型大小不同,窝的大小也不一样。
不过目前只有黑水鸡住了,它们爱住在窝里。其它几种鸟不是大半时间飘在水上,就是休息的时候往岸上一趴就行了。
这几百只鸭子贡献的绒毛很多,已经够他给自己和妹妹换全套的羽绒服、羽绒被了。
但工序比较复杂,现在天气也还不到穿棉衣的时候,等他腾出手再来慢慢处理,尝试制作。
收获之后就应该把初级农产品变成各种各样好吃的食物,空间小作坊,开动起来吧!
今晚何雨柱准备做点红薯粉,红薯已经收获大半了,亩产接近3000斤,对比后世的起步5、6千斤当然大大不如,但对比当下已经是丰收了。
10亩地预计能收27000斤左右的红薯,几头野猪终于能敞开肚皮吃了,拿几百斤出来做红薯粉也不影响。
何雨柱空间里是没有秤的,空间也不能告诉他物品重量,他用的是天秤。
在外面秤好一斤的大米,带进空间里放在天平的一端,另一端放一块石头,不断一点点削去石头直到天平平衡。
这样就做出了一个一斤重的砝码,然后复制成10个,再做5个2斤的,3个3斤的,5斤、10斤、20斤、50斤、100斤的各2个。
他又不做化学实验,不需要太精确的计量,农业生产嘛,估个大概产量就行了。
取500斤红薯,洗得干干净净,连那层极薄的红皮都洗掉。
放到自制的大石碾子上压成泥,再把红薯泥放到大水缸里加水搅拌后用纱布滤出残渣,残渣拿去喂蚯蚓,不剩什么营养的残渣就不喂猪了,对猪猪好一点。
先让淀粉沉淀沉淀,做红薯粉丝一天是完不成的。
第二天晚上,把白天已经换过两次水的淀粉捞出来晒干。虽然晚上只能晒月亮,但淀粉团的水分比空气湿度大多了,不会怕露水的,空间里又不会下雨。
第三天晚上,大锅烧起来,幸好之前买了两口大锅,一口沦为煮猪食和蒸蚯蚓专用后,还能有一口拿来做食物。
用热水把淀粉化成非牛顿流体后,拿一个漏粉丝的瓢往开水锅里漏,旁边已经准备了3口装冷水的大缸,和一排排晒粉丝的木架。
过了几天,粉丝都干了,称重93斤,出粉率差不多刚好。纯纯的红薯粉丝,假一赔one的哦。
半亩黄豆得干豆100斤,留50斤当明年的种子,大概能种10亩。另外50斤拿来吃,就不榨油了,只能榨几斤油出来,懒得麻烦。
拿20斤芝麻出来榨小磨香油。
芝麻洗干净沥干水,下锅翻炒,炒到芝麻内部微糊的时候盛出来放凉。拿出小石磨,芝麻加水磨成酱,盛到一口缸里。一直搅拌,中间加几次开水,直到油基本都被置换出来。
剩下的芝麻渣拿去喂猪,称一下香油有7斤多点,比不上老手或者专业油坊,但何雨柱已经满意了。
他又不是做生意,自家够吃就行了,剩下的渣也没有浪费,挺好的。
第二天下班后,他又给老师家送了一酒瓶子的香油,说是朋友家自己做的。
这东西也就吃面和部分菜会加几滴,他和妹妹两个人一年可能一斤都用不完,留多了没必要。
拿5斤麦子洗干净泡一夜,铺到两个大圆簸箕上放到窑洞里避光发芽,窑洞里放一个不熄火的小火盆加快发芽速度,每天洒3遍水,5天完成。
小麦芽有5公分时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