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仙侠 > 三国:我退隐后,大汉倾覆,曹操慌了 > 第136章 这么大的功劳,得找人分一下

第136章 这么大的功劳,得找人分一下(1 / 2)

凉州。

经过长时间的行军,萧寻终于带领大军进入了凉州境内。

因为曹操的到来,夏侯渊也不用当运粮官了,依旧是跟着萧寻平定西凉。

不光夏侯渊过来了,还有曹洪、张郃、徐晃等人也来了。

反正荆州那边暂时没有战事,这些武将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过来跟着萧寻混点功劳再回去。

原本曹操觉得平定西凉,不需要这么多人过来,有萧寻和夏侯渊就够了,毕竟如今的马超已经很难成气候了。

但是萧寻知道平定西凉的功劳太大了,他一个人吞下来不太好,所以就跟曹操提意见,让他把别的将领也都弄过来了。

这么多人一起平定西凉,萧寻就可以稳坐中军帐,运筹帷幄,不需要亲自上阵拼杀了。

而且这么做,还能让这些将领跟着萧寻混到功劳,他们自然要承萧寻的情,以后萧寻再有什么事情,他们也不好意思站在旁边看戏了。

曹操亲自给萧寻押送军粮,不过并没有把所有的粮草全都送到凉州,而是将粮草集中在了距离凉州非常近的漆县,曹操更是亲自率领军队留守漆县,防止有人来劫粮草。

典韦和许褚作为曹操的贴身护卫,自然要留在曹操身边,所以漆县的安全系数,很高。

就算马超亲自过来,也不一定能打下漆县。

更何况有萧寻在前面,马超就算插上翅膀,也不可能飞到漆县。

后勤和粮草的问题得到完美解决,接下来就是萧寻大展拳脚的时候了。

进入凉州之后,萧寻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在什么地方开仓放粮。

因为对于萧寻来说,这不单单是选择一个地方开仓放粮的问题,而是选择在凉州什么地方率先展开屯田的问题,更是萧寻想要在什么地方和马超展开决战的问题。

经过萧寻的一番思考之后,他决定先在冀县开仓放粮。

之所以选择冀县,是因为冀县原本就是凉州刺史韦康选定的治所,在凉州也算是相对比较繁荣的地方,人口数量也多一些,可以更快地吸引到更多的人口。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韦康虽然被马超杀死了,但是韦康麾下的将领对马超的行为很不满,奋起反抗,虽然还没能击败马超,但对萧寻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

从这就能看出来,冀县人很可能也不认同马超,先在冀县开仓放粮,设置屯田,应该会有不错的效果。

至于此时的马超?

在他听说萧寻率领大军过来,准备平定凉州的时候,就已经带着部队后退了。

虽然他没有直接跟萧寻交过手,但他知道萧寻只派了一百名亲卫带着震天雷,就把他打得落荒而逃,所以他心里对萧寻非常忌惮。

能不跟萧寻碰面,就绝对不碰面。

好在萧寻也没有马上就跟马超决战的意思,率领大军来到冀县之后,第一时间占领冀县,恢复秩序,并且宣布了开仓放粮的消息,不管是谁,只要来到冀县,都可以吃到免费的粮食。

这个消息一放出来,冀县就热闹起来。

别看冀县是韦康所选的治所,相对来说比较繁荣,但也只是相对而已。

在冀县,还有很多人填不饱肚子,每天都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在这样的情况下,萧寻开仓放粮的消息刚传出来,马上就有流民开始朝着冀县的方向聚集,分明是想要看看这个消息是不是真的。

消息传出去的当天,萧寻就命人在冀县城门附近架起了木棚,支起了大锅,还制定了放粮的标准。

青壮年男人每天可以免费吃三碗干饭,保证是干的,不是汤汤水水的那种;

老弱妇孺每天可以吃两碗。

除了每天供应饭食之外,每人每天还可以分到一小块腌肉。

腌肉的意义并不是让他们填饱肚子,而是给他们补充盐分,要不然就算填饱肚子也没有力气。

在进入凉州之前,萧寻曾经考虑过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开仓放粮。

如果用传统的方式,打开粮仓,每人每天都可以领走一部分粮食,在别的地方行的通,但是在凉州是完全行不通的。

因为凉州很多人都已经变成了流民,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就算给他们粮食又能怎么样?

再说了,发放了粮食,想要吃到肚子里,还要有铁锅来煮,还得寻找木柴之类的,很多流民根本就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相比较之下,还是直接把粮食煮好,每天按时派发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么做,还可以有效预防马超安排流民来这里冒领粮食,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把流民都聚集到冀县附近。

当然,流民多了,治安就可能出问题,萧寻每天至少要派出一千名军士在冀县外维持秩序。

这些军士不光要负责维持秩序,还负责给所有流民发放身份牌。

只有拿

最新小说: 后宫奋斗记 我堂堂炮灰,会亿点技能很合理吧 敕勒歌:两魏英雄传 极道修魔传 逆命相师 穿越武侠,开局获得降龙十八掌 傲世英侠传 拳之下 神豪舅舅,从宠爱九个外甥女开始 我,远古赛亚人:从雄兵连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