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不是出自大理寺,那堂倌又何必带来呢若是伪造的陌刀,一查编号就知道不对了。
朱正甫见段融不语,略一沉吟,便问道:“是何人的佩刀”
朱澄既然已经确定此刀出自大理寺,想必是谁的刀,也已经查到了。
朱澄的眼眸微微一低,道:“此刀,乃是一柄死人之刀。”
“死人之刀”
段融和朱正甫闻言,都是心头微微一惊。
朱澄继续说道:“更准确的说,这把刀,乃是一件证物。”
“证物”
“是的。”朱澄道:“这是两年前的一桩案子了。一般按大理寺的惯例,若是结案的案子,审结一年后,证物就会移出证物房,转到仓库那边。若非如此,长年累月下来,证物房是放不下的。”
朱正甫眉头一蹙,看着朱澄问道:“仓库那边,管理严格吗”
朱澄道:“不算太严格,但能进入仓库的人,一定是大理寺的人。”
朱正甫道:“也就是说,昨夜来别院夜探之人,有很大可能就是大理寺的人了”
朱澄道:“正是。”
段融坐在那里,却是咂舌不已。
看来,那堂倌的计划还是颇为周密的,要不是他昨夜用神识看过了他的脸,此时连他都要相信,那夜探之人,该是大理寺之人了。
段融如此想着,忽然目色一凝。
他想到一件事,正如朱澄所说,能进入仓库的人,一定是大理寺的人。那到底是什么人,将那柄陌刀,交给了太和楼的那位堂倌的呢。
段融忽然便想到了一个人来。
也就是大半年之前,他进入神云府,协助调查尚书令朱时中离奇死亡一案。
大理寺门前的那个满脸麻子的吏员,那是,段融就知道他是潜伏在大理寺内的奸细,而且所属的阵营,显然是吕钟棠、葛如松他们那边。
此时想来,很有可能就是此人,从大理寺的仓库内偷出了那柄陌刀,交到了那太和楼的堂倌手里,让他持刀前来夜探。
留下此刀,就能搅乱他们的视线和思路。
段融忽然沉声道:“陌刀的事,先放一边!我们先聊一聊李慎思的事。”他说着,便看着朱澄,问道:“昨日的那几个问题,朱大人回去后,可曾详尽核查。”
朱澄闻言,立马从袖口中,掏出了一叠文书,趋步上前,恭敬地呈在了段融身前的几案前,道:“昨日的问题,卑职已经全部核查补充。经过昨日的思量,卑职又弥补了几个疏漏的问题,也缀在了后面,还请大人过目。”
“甚好!”段融闻言,目色赞赏地看了朱澄一眼。很多时候,若是能有一个谨慎稳重的助手,常常能事半功倍,省下不少事呢。
他拿起那叠文书,一目十行地就扫了一遍。
段融的胎藏经已经成就了十二层,精神力也早已经今非昔比,无论记忆力和专注力都有很大的改善,远超常人。
他看资料也是这样,已经能够将神魂投注进入,一目十行,强记而过。
段融看毕,合上那叠补充资料,这叠资料内还是有几个颇为关键的点呢。
段融合上那资料后,抬头看向朱正甫和朱澄,沉声道:“两位大人,我想多了解一些,五日后的秋猎祭天大典的事,两位久在中枢,关于此大典,必是知之甚详,还往不吝赐教啊。”
“秋猎祭天大典!”
朱正甫和朱澄,听到段融忽然问到此事,顿时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