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快婿 > 114、阶下囚+缓兵和谈

114、阶下囚+缓兵和谈(1 / 5)

    六月,白日灼灼,热浪滔滔。

    而在远离战场的全国其它地方,对战争的感知度并不高,大多停留在每天口头的谈论之中。

    周国很大,人口很多,五千万人口中,陷入战争那部分不算很多。

    最有感触的地方只在于无论南北粮食价格总体上涨一些。

    多的如江南、淮南,涨了一成左右。

    少的洛阳北方等也涨了半成。

    因为大量的粮食被采买送往前方,粮食价格自然应声而涨。

    前线最为惨烈的时候,京城依旧歌舞升平,最近又一次热闹起来。

    叛军的二号人物,被俘虏的农怀林即将押解进京。

    .....

    城南武关北驿,从这到洛阳只有三十多里,门外诸多士兵把守,哨岗密布,连苍蝇也飞不进去。

    农怀林穿着一身白袍,手脚带着镣铐,坐在桌前大吃大喝。

    整个人红润白皙不少,看起来这一路上日子还过得不错。

    桌上摆着鸡肉果蔬,两位刑部的官员在一边陪同。

    因为皇帝已经下令要把他活着带到京城,这一路上农怀林吃喝不愁,有马车坐,官员尽心照顾,没有风吹日晒,怕他落下病来到不了京。

    沿途有驿站落脚,官员都早做准备招待,不敢怠慢。

    除不自由外,日子还算好过。

    “等到京城,我一定跟皇帝说明白西南的事,让他知道派去的人都干了些什么,免得冤枉咱们平白无故跟他对着干!

    我们兄弟都是为西南的百姓才带头起兵的。”农怀林一面吃喝一面道。

    两位官员只是笑笑,没多接敏感的话,善意提醒:“与陛下说话要心存恭敬,不然再有事也说不成啊。”

    “我晓得,这一路多谢二位照顾,不知道皇帝给不给活命,要有机会一定报答你们。”农怀林拱手道。

    看起来押运的和囚犯关系还不错。

    两刑部官员点头笑笑:“分内之事,若见着陛下为我们美言一二就算最好的报答。”

    “放心吧。”

    ......

    数十里外皇城南宫,政事堂里站的坐的到处是人。

    政事堂是朝中对中书省官署的称呼。

    所谓“令不出中书是为乱政”是整个国家的政治共识,

    但自前朝起天子和大臣们也发现诏书先由天子到中书,再由中书到天子,再由天子到银台(门下),再由银台到门下。

    这一系列过程冗长繁杂。

    最重要的是如果各部门有意见难以及时沟通,还要走一大堆流程。

    如果遇到什么意见分歧较大的急事,这一套流程走完黄花菜都凉了。

    于是自前朝末期便有一种默契,有大事要商议时,会由宰相或者天子召集,直接将中书省,银台司(门下),门下省高级官员一起汇聚中书省官署讨论。

    这样有意见当场提出,当初辩驳清楚,中书门下尚书的人都在,决定后就能一条龙走通流程,直接执行。

    久而久之,中书省官署就并不单是中书省,而被朝中人称为“政事堂”。

    也成为了真正的天下之中,整个帝

最新小说: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铠甲:天道赐我威麒印 火烧黎明 病娇总裁的黑月光又重生了 背欺里火宿 破怨师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不学鸳鸯老 九娘 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