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在姓氏里面是属于哪一支,什么时候迁徙到了什么地方。”
“在姓氏里面排哪一辈。”
“任何事情都能说得清清楚楚。”
“甚至华夏整个民族的起源都是皇帝和炎帝的后代。”
“再往后,谁因为有功劳被分封在了某个地方,便以封地城市为姓氏流传了下来。”
“百家姓里流传最少的就有上千年,”
“姬姓可以追溯到黄帝,姜姓可以追溯到炎帝。”
“王姓的祖上要么是周灵王后裔,要么是周平王后裔。”
“出过151个王姓的宰相,加上那位疑似穿越者的王莽,阵容可以说是豪华至极。”
“赵姓可以追溯到晋国六卿。”
“潘姓可以追溯到周文王后裔。”
“钱姓可以追溯到皇帝七世孙彭祖。”
“而陈姓那可是陈国的国姓,有着3500年的历史,比许多欧陆国家的历史加起来还要长,”
“可以说是贵族中的贵族。”
“而刘姓,自西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6年登位,刘姓一共出了超过70位皇帝,”
“可以说不仅仅是贵族血统,而是皇帝血统了。”
“而有些姓氏甚至可以追溯到神话时代。”
“最厉害的要数张姓,使劲往上倒腾,就连玉皇大帝都是姓张的。”
“要是按照西方的标准来看,华夏遍地是贵族血统,甚至还有神族血统。”
“既然大家的血统都这么厉害,那还比较个屁啊。”
“有这个时间还是来比较下是南方冷还是北方冷比较实在。”
大明位面
永乐年间
汉王朱高煦看着天幕冷笑一声:
“哼,血统?三个都是皇上的儿子,一样的血统,凭什么老大当太子?”
“就因为他是老大?”
“血统就是个屁,还不如造反来的实在。”
“这些番邦异族懂个什么。”
朱高燧开口道:“二哥,你是说南方冷还是北方冷啊?”
天幕中视频继续播放: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那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已经将华夏人对血统的不屑展示的淋漓尽致。”
“它代表着华夏从古到今一直以来的一种信念:”
“那就是出身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最终命运。”
“凭借后天的努力拼搏,我们依然能够创造属于我们的一片天地。”
“血统高,高不过帝王之家,可依然有亡国之君。”
“血统低,低不过布衣乞儿,也有人从一个破碗,挣回了一整个帝国。”
“华夏人对于家国以及历史的认同感从来不是来自于血统,而是来源于文化。”
“因此在华夏讲究血统只会贻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