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曾经耀眼的天才,变成了所有人眼中的神经病!没时间去社交,大学里没有朋友!不上课,连同学都不认识!为了节约时间,他连走路都在看书。但杨辰觉得这一切都值得。
开启系统成功后,可以一点点通过读书学习来获得游戏物品的进度,进度填满就可以从系统面板兑换eve星战前夜游戏中的所有游戏物品,例如四大帝国的舰船,舰船上的高科技配件,武器系统,动力系统,防御系统等等,他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尝试了!
杨辰起身去隔壁寢室叫醒了郑飞光:“谢谢你今天提醒我,但有件事能请你帮忙么。”
郑飞光被叫醒后有些呆呆地看著杨辰嘟囔道:“大神,还没睡呢,你这通宵赶作业还来的及么,有什么事”
杨辰看著被叫醒后有些发懵的郑飞光:“班级实验室的钥匙有么,借我一下。”
郑飞光用手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感觉自己隨时都能再次睡去,起身从衣服里翻出钥匙:“给你。”
说罢把钥匙递给杨辰转身躺下又沉沉的睡了过去。
杨辰看著郑飞光睡著的样子默默道过谢后,直接以最快的速度冲向实验室的方向。
他不能被开除!必须要抓紧时间,拿出新的研究成果,如果被开除,就找不到有那么多知识让他白嫖的地方,所以他才选了兑换比较好製作的小型武器类磁轨炮。
一天时间很短,但他还有机会。
在系统中打开舰载武器的分类,在其中找到舰船装备、炮台和发射器、混合炮台、磁轨炮、小型磁轨炮,一番对比选中了150磁轨炮i。
在系统界面的描述里写著:这是为护卫舰设计的標准远程磁轨炮。使用电磁轨道將实心的弹丸以超高音速发射出去。磁轨炮的精確射程很长,但由於技术限制,不能进行舰载制导。这导致了在极限射程附近命中率会骤减。
杨辰利用系统开启后赠送的一次兑换权限在系统中兑换了150磁轨炮i的图纸知识,並需要进行简化把150磁轨炮i转化为单兵武器,杨辰需要接受系统灌输的知识,学会它理解它並用自己想法把150磁轨炮i製造出来。
杨辰在图纸前快速梳理著磁轨炮的核心构造,首先將注意力集中在最基础的轨道系统上:
当高强度电流通过导轨时,两导轨间形成强磁场。
电磁力推动电枢及弹丸沿导轨加速,赋予弹丸极高初速度。
然而製造轨道远比理论复杂——轨道部分需要使用特殊的导电材料,如高强度的铜合金或者超导材料来製作轨道,且这些轨道必须经过精密的加工,保证表面极其光滑。
杨辰用铅笔在草图上標註道:轨道表面需精密拋光至镜面级別,稍有不平便会因电弧烧蚀损毁。
当他的目光移到电枢设计时,眉头突然皱紧:电枢作为关键部件,需要在导轨间滑动传递电流和承受电磁力。
这就像在雷电中跳舞的金属精灵,材料必须同时具备导电性、强度和耐热性。
他想起实验室里报废的铜钨合金件,或许能应急改造使用。
弹丸的导电性材料选择直接影响效能,其形状和质量更是精度与威力的天平。
杨辰快速翻动著材料手册,突然停顿在鈦铝合金的章节——这种航天用轻质合金既能减重又能保证刚性。
最棘手的电源系统让他停下笔:
理论上需要能瞬间释放兆焦级能量的装置,但现实中他连电动汽车电池组都弄不到。
“只能玩点招了...”他划掉复杂的储能方案,改为外接电源供电的简易磁轨枪设计。
最后的控制系统本应精密如瑞士钟錶:需要实时调控电流参数並监控设备状態,但在倒计时压力下,杨辰直接画了个扳机符號,旁边潦草注释:“手动触发,故障自担。”
深夜,杨辰顶著疲惫,开始多线操作。
-----------------
次日清晨,林教授一早来到自己的办公室,坐在宽敞却显得空旷的办公室內,他的目光穿过窗户,投射到窗外那片常青藤覆盖的墙上。
电子钟的红色数字无声跳动,每一下都像敲在林教授的神经上。
桌上的作业堆成了一座小山,今天是与杨辰约定好的决定杨辰是否能在国防科技大学继续读下去的日子,他有点担心杨辰是否能够拿出令校领导满意的答案出来。
林教授眉头紧蹙,指节无意识地叩击教案。办公室异样的寂静中,唯有书页翻动的沙响偶尔划破空气。
他的目光再次转向门口,期待著某个学生的身影出现,可是门依旧紧闭,无人推门而入。
不过现在还早,最晚的作业上交时间定在晚上六点前,林教授本来期待著杨辰能重视学校给的机会,会早点把成果交上来,好能反驳自己和校领导偏见,现在看来是不可能了,不过也不能在办公室內乾等著,乾脆拿起列印好的学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