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姓胡的主编,以及另外几位在圈内以“深刻”、“独立”著称的媒体人,正围着史密斯寒暄闲聊。
这些人凭借着自身的知识储备,积极地帮史密斯出谋划策。
“他的成功,是一种偶然,是民粹情绪的短暂胜利,缺乏真正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深度。”有个报刊主编推了推眼镜,侃侃而谈。
另一位则补充:“我们需要引导舆论,不能让他代表的这种‘简单粗暴’的价值观成为主流。电影应该承载更多的社会批判和人性反思。”
史密斯助理听着这些高见,频频点头。
回来了!
感觉一切都回来了!
那种运筹帷幄、通过影响关键话语权人物,来间接操控局面的熟悉感又回来了!
只要避开沈善登那个不按常理出牌的怪物,在这些领域,他们随便怎么玩都能赢。
一日一赢!
三日三赢!
百日百赢!
想怎么赢就怎么赢!
当史密斯听说沈善登即将接受《面对面》柴菁的专访时,他立刻提出:“能否施加一些影响不能让他在专访里太轻松,太得意。”
当场就有人拍着胸脯保证:“放心,柴菁那边我们可以沟通。包在我们身上,一定让他说出点‘真东西’来。”
史密斯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11月29日。
周五。
央视《面对面》演播厅。
灯光聚焦,空气中有一种无形的张力。
沈善登坐在单人沙发上,姿态放松,甚至带着一丝闲适。
对面。
主持人柴菁是她那标志性的、略带悲悯和探究的神情。
边提问提纲,边看向沈善登,目光冷静而专业,如同一个经验丰富的猎人,审视着眼前的访谈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