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窃据此山似霸主,一语惊心扫妖氛
“看来这次,兄长是要拿出本事来了——”
站在码头上,瞧著正缓缓靠近的船只,卢显忍不住感慨了起来:“如今既得贤人推荐,能入圣贤幕府,想来以兄长之能,定然能大展宏图,一鸣惊人!如此,才不枉兄长这些年的苦学修行与蛰伏,也能让家族中的人,知道他们过往之错!”
旁边,卢珩摇了摇头,道:“不是所有努力,都能得到回报,也不是所有苦练修行的人,都能崭露头角,这些道理,我早就明白。古往今来,比我天赋更高、更为努力、出身更为卑下的人不知凡几,但能在天下弘扬其名的,又有几个因为这里面的关键,其实不在自身。”
“不在自身”卢显疑惑起来,“那在什么”
“在於势与人。”卢珩说话的时候,目光落到了靠岸的那艘船上,“很多人能在歷史上留的姓名,並非是因为有著冠绝时代的能力,而是正好处於风口浪尖之中!”
顿了顿,他用低语自问:“我的名姓,能否留於后世呢”
两人身后,传来了一阵吵杂声响。
“这蓟城比我想像中要大上不少。”
待船只停稳,李易走出船舱,远远的看向远处的城池。
他们停靠的这个码头,正好就在蓟城的一座城门前。
比起繁华巍峨的洛阳城,这蓟城之中没有什么太高的建筑,且自那夯土包砖所建的城墙以后,处处皆是夯土屋舍,显得既单调,又粗獷,风一吹,黄沙飞起,整个城都显得灰濛濛的。
再远一些,则能眺望到一条模模糊糊的山峦。
整个视野之中,天地苍茫,一片广,少有遮挡。
“这就是边疆气象啊!果然与洛阳那边的风格截然不同,看似粗獷,却又有一股开阔雄浑之感!”
李易长舒一口气,竟有一种身心开阔的感觉,仿佛连呼吸都轻鬆许多。
“在这种地方,即便闹出再大的动静,想来都不会似洛阳那般,隨隨便便就牵引出许多人物,牵一髮而动全身。”
一个声音,从旁边传来一“李郎君,可是有意在此处施展抱负”
李易循声看去,入目的是一个容貌寻常,但身材矮小瘦削之人,在他旁边则跟著一名身材高大健硕的俊朗青年。
不过,当他凝神之时,却能从此人身上感觉到一股凛然之势,其盘於头上的气运,虽是根基浅薄,却又有勃发之相。
这是个將要起势之人。
考虑到此地乃是北境,最大的势力是那安禄山,李易顿有猜测,
“莫非这人要为安禄山之爪牙”
其实,这一路旅程的后半段,一切风平浪静后,李易主要思考的,就是安禄山问题。
因他来自后世,所以知晓安禄山会反,甚至现在就有种种跡象,比如说与魔门有涉,比如说暗中运送兵甲。但归根到底,现在这人还没有反,所做种种,就算有逾越,可凭著其人在长安的人脉,都不算致命。
“或许,我该寻个由头,试探试探,只是如此一来,或许会引来安禄山的警觉.”
“卢兄,你怎的正好在此!”
正当李易前思后想之时,崔衍的声音从旁传来。
在与这两人见礼过后,崔衍主动对李易介绍起来:“李公,这位就是受荐的卢珩、卢君,旁边这位乃是他的族弟卢显。”
“卢珩”李易面露奇色的看向卢珩,正待要说什么,忽然心有所感,朝著那座城门看了过去。
安东门中,走出了一群官吏,为首之人面有长须,清瘦而威严,领著眾人来到李易跟前后,抱手行礼,道:“某幽州刺史李怀仙,见过李司马。”
“你见过我”李易看著来人,问了一句。
那李怀仙就道:“李司马的画像,早就传到了幽州,因此某等皆知相貌,且算算时间,也该是在这几日便抵达了。”
“哦”李易点了点头,心中思量著,自己这一路可都是藉助水路权柄,按说速度比之寻常乘船之人,要快上很多,那后面跟隨自己的几艘船,这一路上要跟上自己,都费了不少劲,结果来到这蓟城,一个两个的,似是早就在这里等候了。
在李易思索之时,那李怀仙却又给李易介绍起身旁的眾人一幽州长史王縉,乃是文人打扮,脸上始终掛著笑容:
幽州司马崔无波,据说是清河崔氏的旁支,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与崔衍很是不同;
而后便是那幽州府的录事参军高尚。
“这位高尚、高参军,在平卢军中也有军职,任职判官,平日里多亏他与安节帅联络,很是繁忙。”
“嗯”
李易的心思这才被唤回来,重重的看了高尚一眼。
正好,高尚亦看著李易,他和其他人一样,笑著上来抱手,顺势就说道:“久仰李司马大名!我家节帅,亦是时常夸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