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洞渊经藏心中注,战袍锈血军魂显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左道人拨转马头,来到马车边上,直接就问:“莫非你觉得我家掌门,还会怕了那个什么河伯水君”
就连崔衍都忍不住过来,道:“司马道长,那河伯再是威风,终究是个被人供奉的水中神,在水中兴风作浪也就罢了,这河阳三城那可是王朝根基,扼守东京北方安危,岂是他一个山野水神能作乱的地方”
那黑袍老道司马隱,此刻正乘坐在马车上。与他同乘的,还有那白眉老僧,
只是比起神色如常的司马隱,这老僧的神態就显得枯瘦、干,仿佛神思枯竭,
神色木然。
这两人在天龙驛中,被李易所镇,败落下来,而后李易对於二人的处置也十分直接,便是强逼著他们,也跟隨上路,加入了“队伍”。
相比之下,那位店家的女店主,则是另外一番安排,暂且不表。
“若说公然出手,那水中神君必然不会这般孟浪,但的势力已是不小,早已不局限於水中,甚至不局限於两岸,而是早就蔓延和侵蚀了沿途的诸多山林、
山脉,否则焉能逼得这沿途村镇送出年轻女子,作其新娘”车中老道问了一句后,转而又道:“再者说来,李家郎君虽是低调出行,但他的名號在这洛阳周围,可是著实不小,尤其是在妖类之中——“”
李正听到这,脸色微变,就道:“郎君在妖类中的名声,你是说———“
“这沿途的妖怪,定是早就翘首以盼,等著要吞下人道圣贤的血肉,从而修为大进、血脉蜕变了!”司马隱也不藏著掖著,直言不讳的道:“这些个妖类本就存著心思,自然容易利用,再加上那位河伯对周遭的影响力、掌控力,想要调动一些人手,在水外对尔等不利,岂不是再容易不过了”
顏季明听罢,却有些不解道:“司马前辈,你说的固然有道理,但从来妖魔都是在山野之中藏匿,这里是朝廷的驻军之地,又如何能受到妖魔的威胁理应恰恰相反,该是待在这城中更为安全才对!”
“嘿嘿!”司马隱听著这话,確实忍不住笑了起来,“你这小子,该是醉心於学问的,心思倒是纯粹,你这心思日后可是容易死脑筋的吃亏。你在洛阳、长安那样的大城待久了,才会有这等想法,可你也得想想,那些大城不是有人道之阵护持,就有王朝气运与大宗高手,寻常妖邪哪敢造次但除了这些大城之外,
可就是另外一个情况了。”
说到这里,他闭口不再多言,目光穿过马车,落在李易脸上,带著意味深长的笑容。
李易有所察觉,但並不在意,他將这司马隱二人留下的原因有许多,其中就有方便諮询修行问题的目的。
更何况,如今已有不错收穫。
“按著这位老道长的行事风格,不会刻意用言语骗他人,所以他说的话,
十有八九的是真的。只要这城里的妖类,知道了我的身份、我的到来,总归会有不开眼的找上门来,引起纷爭,最终让事情不断扩大,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这般想著,李易將心念沉入心底,顿时那《眾建传记》中又浮现出新的一篇来一一《转道人司马隱传》。
【司马隱者,河內人也,据说乃晋室转生,生时紫气盈室,有方士过门嘆曰:“此子承两晋宗室遗泽,歷劫不灭,当证金丹大道。”及总角之年,有洞渊派青袍仙师踏鹤而至,收入门庭。
隱筑基十载,餐霞饮露,观《神咒经》而顿悟,定命乃成。仪凤初,吐蕃屡侵剑南,隱奉命赴蜀中镇邪,驱蛊毒疫气於群山。越一甲子,於蜀中结庐悟道,
头悬三,胸含五,谓此乃存神极境。】
【待鑑证生平事:九】
【技:龙鳞火刃。】
【艺:转灾填疫手、锦绣针。】
【术:十绝断魂幡、白骨传灯术、九劫灭神咒。】
【法:洞渊神咒经天罡召疫篇。】
【道:无】
看著这心中传记中传出的老道信息,李易默默点头。
不错,先前他与这老道士一番对话,对其已是足够了解,耗费些许书籤,自然也就建立了新的传记。
这时再看那书籤。
一百七十七根。
李易顿时一阵心安,他虽因故提前结束了在集贤书院中的阅读工作,但最后顶著一个儒家当世圣贤的名头,还是有许多便利的,一番突击下来,因此积累了许多书籤,同时又得了不少人的赠书,这路上也可不断补充。
“至少短时间內,是不用担心书籤不够用了,可以將精力放在这北疆之路与边疆军镇上了。现在,为了避免发生司马老道长提到的情况,还是速战速决,不要耽搁太久了。”
有了这般想法,李易自是不会在这北城停留太久,领著一行人就沙洲所在的中潭城走去,毕竟那惊蛰渡就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