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心中藏森罗万象,笔下演阴阳五行
捲轴一展,便显出白纸,其中散发出一股通透、纯净的意境。
李易长袖一甩,便有一根笔被他握在手中。
下一刻,儒道神在他头上一转,淡淡的文思之气荡漾开来,挟其神念一同扩散开来!
顿时,无数文思之气倒影在他的心中,更有庞大的有如湖泊江河般的文思集群,横在天上!
“这要是都为我所得,怕是一战就够吃几年的了——
心念转动间,儒道神便要与他的肉身重合,李易更是抬起手,要在那长卷上落笔。
“李山长,你这是”刘井见著这一幕,哪怕是身处这十万火急之际亦有些疑惑。
兄弟们这边正处於生死之间的大危机,何故兄台忽然铺纸拿笔,难道是要將吾等临终前的一幕,都给记下来不成
李易显是看出了刘井的疑惑,咧嘴一笑,並不解释,只是道:“你等既已无计可施,求助於我,那就不要再犹疑、猜测,毕竟我若不成,你等的结局也就是意念坠入其中,肉身化作傀儡,本无二致,又有什么好担忧的”
“话虽如此,但——”
刘井还待再说,可这念头转眼就被那宏大之力压制,仿佛有一只大手,
自天上落下,盖在头上,探入脑中,直接抓住了他的文思之根,要整个的连根拔起!
远处,三德垫的王汾仙、厚德垫的李凿和那天火垫的申毅磐已是文念被夺,浑浑噩噩,不知外事。
这下子,刘並是彻底顾不上其他了,只能如其余几人一般,盘坐下来,
催动学说根本之思,试图抵挡吸摄。
“士人之执简,明镜照物,妍毕露!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不虚美,不隱恶,善恶必书!”
轰!
就在刘井这道本源学说之说显化的瞬间,其身上立刻进发出宏大之势,
隱隱勾勒出一条歷史脉络,和这洛阳的地脉隱隱共鸣!
虚空之中,过往歷史的片段若隱若现!
喻喻喻天上,那虚幻之界猛然震动,透露出一股浓烈的渴求,那掺杂著虚实变化的界域之中,竟似是衍生出一道虚幻之手,就朝刘並抓了过来!
轰隆!
洛阳摇晃了一下,滚滚地脉气息沸腾,诸多歷史气息显现!
那巨大的轰鸣,连李易都不由侧目,正要落下的笔尖微微停带,
“这刘井的学说,其中蕴含著许多史家之意,此人的学说根本,竟是与史有关—嗯怎么回事!”
喻!
正当李易转念之时,其泥丸宫中忽的神念震盪,一点猩红自心念深处升腾而起!
“汉髓”
那点猩红,正是李易机缘巧合之下,所得的一点汉髓,乃是当初万安山鬼君依凭之物,借之撬动汉韵,但其中玄机並未显现,李易也早已不再关注,先前那虚幻之界扩张时,汉髓亦有异动,但当时与六贼之念、无名铜镜一同异变,尚不显得如何。
这时汉髓异动,竟不是因为那天上的虚幻之界,而是因为.-刘井的根本学说!
那汉髓纯粹,其中並无杂念、残念与意志,因此才能被安稳的收於泥丸宫中,但现在这汉髓震动之间,竟与刘井的文思共鸣,自那厚重的歷史脉络中,牵引出一道模糊身影!
此人高冠博带,身上满是书卷气息,更有一股巍峨正气,仿佛立於高山之上,俯瞰万千变化!
其人身影,更是在李易的身后缓缓凝聚,构成了一道模糊轮廓!
刘井心有所感,抬眼看了过去,不由一证。
“叔父!”
不过,那道身影显现之后,很快就溃散开来,与这洛阳之中沸腾的歷史地脉相合,將之匯聚过来,化作滚滚大势,凝於李易身上!
顿时,李易福至心灵,也不纠结汉髓来源,將这些匯聚而来的歷史大势一袖拢之,落笔轻点,而后挥毫泼墨,將那滚滚大势倾泻於纸上一一“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復动。”
如此一段,一气呵成!
比之上一次,摄取眾人文气、文思,却还要拼却和消耗全身的气血,实在是舒畅太多了。
正因如此,此句一成,其中蕴含看的玄妙之意,立刻与李易的道心、神心相应,书圣之道、师徒儒家之道的雏形,都同时进发出力量,令这字句中的意境扩散开来!
阴阳交替,太极衍生!
竟有虚实不定的太极图在李易周围显现,隨后就如同一轮黑洞,开始爆发出汹涌澎湃的吸引力!
轰!
离著李易最近的刘井、司马兄弟等人,原本收拢自身根本学说之念,苦苦支撑,尚且抵挡不住,要被那虚幻之界將学说念头摄走,结果变生肘腋,
旁边的太极黑洞骤然爆发,他们猝不及防之下,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