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功德为之定,人皇称其能
立於此屋中的,赫然就是如今的大唐人皇、九五之尊、当世圣人,李隆基。
但此时的他,与在宫中时,似乎略有不同。
『这武临的身份,该是让他卸下了防备,日后该再见几次,好生瞧瞧他的本事——”
“三郎,可是见过九公子了”
门外,白面无须的高將军缓步走入屋中,在其身后,屋中、窗外,几十道矫健身影隱匿四方,若隱若现。
“將军,吩咐下去,这照映江山图的效用,任何人不得告知李一!”李隆基说著,站起身来,来到窗边,遥遥望去,皱眉道:“人道予功,果然不显於世,若非亲身经歷,怕是根本无从得知,这样也好,算是给他加了个护身底牌,若是直接曝光,反而失了不少隱蔽,若在那辩经会上,真有人使用盘外招,他有人道功德护持,也能给那群人一个意外惊喜。”
想到这惊喜,不再是自己独享,李隆基的心中,反而多了几分快慰,隨即,他又摇头低语道:“能功德加身,该是因朕之故吧那些话,说与谁听,都难免会起波澜,唯有入朕之耳,可一念而动万乘!这回去之后,倒是可以让人按著那小子的说辞,一一尝试,若是有用的话,便加以推行。”
待低语过后,李隆基转身迈步,道:“高將军,陪朕出去走走。”
高將军微微然,便道:“三郎既让太子来此,又不惜以法暗中疾至,
该是不愿让人知晓行踪,如此漫步,恐有疏忽。”
李隆基却摆摆手,道:“无妨,朕来此的心思已变。”
高將军无奈,只得相隨。
李隆基乘车而行,很快便到了北市。
“有段日子没逛著洛阳北市了,正该去瞧瞧。”
待他入了其中,自有无数人手或明或暗的护持。
李隆基却只是沿街观望,待行了一阵,忽然问道:“你对这洛阳的传闻如何看”
高將军道:“阿郎说的是什么传闻”
“自然是圣贤泥塑共鸣之事。”李隆基说看,微微摇头:“刚得消息时,我所关注的是那狂悖小子口中的新学,想著莫非是他幽冥有感,得了前人遗慧,才敢口出狂言,但此番回到洛阳,才知之前小瞧了他。”
顿了顿,他却又道:“不过,这与儒家圣贤共鸣,又说要开创诸学,终究是太过孟浪,莫非他想以宗室之身,做个儒道宗师”
高將军只是静静听著,並不插话,待其言落下,才道:“以九公子之贵格,能得圣贤认可,又有什么奇怪的至於儒道復兴——老奴听说,九公子佛缘深厚,为诸高僧所称讚,连三阶教的教徒都对他青睞有加,又听说他修有道缘,在山中时就能驾驭仙人之音,便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罗道长,都抢著要传他玄法”
李隆基听到“罗道长”之称,冷哼一声,打断道:“那狂妄小子际遇奇特,换成寻常人家,早不知死去多久,便是富贵之裔,也鲜有復甦的,就算能归来,道体加身,短短时间有如此进境,该也是正常,你见到他时,不要因此称讚他,省得让他娇惯,因此败儿。对了,也不要提起朕提前见过他的事.....”
高將军闻言一笑,正待再说,忽见李隆基身子一晃,脚步跟跑,似是要摔倒!
鏘!鏘!鏘!
四周,无数兵器出鞘之声响起!
先前还热闹非凡的北市,顷刻间竟是凝固下来,肃杀之气遍布各处!
无需如此。”李隆基在扶下站定身子,挥了挥手。
顿时,肃杀之意褪去,但北市中的眾人,一个个疑神疑鬼,左看右看,
皆是不明所以,但很快都知道凶险,便都不愿久留,纷纷离去。
“当真扫兴。”李隆基见之,暗自嘆息。
高將军却道:“阿郎,你如今年岁也不小了,不比曾经,这次得了消息,你亦不愿等待,乘了法器,一日而至,如此奔波,难免会有疲乏,还是早些休息吧,待那辩经之会—”
“你我皆知,根子不在此处。”李隆基却摇了摇头,隨即遥望一处,“若不寻得解脱之法、长生之机,我这身子,早晚是要出大问题的,时间越发紧迫,等不得,等不得———“”
呼呼呼茶肆之中,前后不过几息时间,那滚滚明黄之气便尽入李易身中!
那云气之中,似藏著无数人念低语,来回言语,充斥心中、耳中,让他一阵恍惚,如坠梦中。
朦朧之中,他似瞧见了许多道身影,穿梭於山川湖泊之间,正在田间地头劳作,便有许多奇异碎念在心中环绕,让他隱约间,似乎触摸到了某种奇异境界。
他的意志仿佛沉浸在一片暖流之中,安定祥和,飘飘忽忽,似要乘风而起,见得云端有许多模糊人影,个个身上笼罩明黄色的光辉,身后似乎还佇立一座魏峨殿堂但忽然,诸声停歌,境界破碎。
李易猛地心神一凝,当即恢